在現實生活中。
說起‘中科大物理學院,這七個字。
絕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可能都會冒出經典物理、量子物理、潘院士、陸朝陽這幾個關鍵詞。
但鮮少有人知道。
科大物理學院輻射的範圍極廣,甚至還包括了一個非常非常冷門的科系。
目前按照教學和研究職能劃分,科大物理學院一共有五個系.
排在首位的自然是物理系。
物理系內則分成三個方向:
凝聚態物理、
生物物理學、
微電子學。
接著是近代物理系,有五個方向∶
理論物理
粒子物理與核物理、
原子分子物理、
物理電子學、
自旋物理學。
其中趙政國負責的加速器就屬於粒子物理與核物理,也是徐雲上輩子轉專業後投奔的科系。
再然後是光學與光學工程系,以及工程與應用物理系。
除了以上四個科系之外。
科大還有一個科系,那就是……
天文學系。
這其實算是一個偏冷門的專業。
在1998年之前。
華夏長期就只有南大、北大、北師大這三個學校設有天文字科。
1998年的時候。
科大正式成立天文與應用物理系,是國內第四個擁有天文系的學院。
但即便如此,科大每年天文系的學生都只有20到30個。
而老師則有20個左右……
徐雲曾經聽過某個誤入天文系的倒楣蛋吐槽,天文系每次系裡有活動的時候,差不多都是一人對面坐著一位老師,看起來跟相親似的……
當然了。
這種人數比例的好處也有。
那就是本科做科研的時候也會有導師親帶,而且本科生就可以申請經費。
科大天文系的本科經費一般是2萬RMB,週期一年,支援各種耗材,書籍,差旅等等。
另外還有一個更更冷門的知識。
那就是科大不但有天文系,而且還有天文臺。
這座天文臺便是位於科大本部的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名字讀起來略微有些拗口。
2005年10月的時候。
中科院魔都天文臺與中科大成立了“星系與宇宙學聯合實驗室”。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