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
在說完開始的瞬間。
徐雲便按下了主控臺上的開關。
嗡嗡嗡―
一個量級密度比第一次還要小點的束流從束流管衝出。
並且與第一次不同的是。
在10^12秒內,便有一道預置的倏逝波場籠罩住了它們。
咻~
一股肉眼不可見的輻射壓力出現。
與此同時。
第一波鉛離子開始發生碰撞。
嘭
兩顆鉛離子如同肯尼迪的腦袋一樣瞬間炸裂,各種東西從中飛出。
接著又過了10^12秒。
反亥姆霍茲線圈通電,一道強度和倏逝波相同的磁場降臨。
大量微粒開始失諧,一顆又一顆的飛出軌道。
飛出的粒子被引導著打到了靶材上,最終以電子或者光子的姿態落幕。
唯獨只有幾種電中性的基礎粒子除外:
中微子、膠子、光子、希格斯粒子、Z玻色子。
這五種粒子要麼是無法捕捉,要麼捕捉難度很大,自己就會主動離開通道。
而除了基礎粒子之外。
就剩下了其他一些電中性的複合粒子,種類極少。
比如由一個+2/3的上夸克,和兩個1/3電荷的下夸克組成的中子。
又比如X射線粒子。
其中X射線粒子的本質其實就是光子,可以不用管它。
中子則可以透過含硼聚乙烯吸收——這屬於低量級的輻射俘獲,不會發生核裂變.....
當一系列操作完成後。
通道之內還剩下了另一個不帶電的複合粒子。
它叫做....
八超子。
代號.......
4685。
未完待續
看《走進不科學》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進行檢視
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