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讓使用者直接往儲存槽裡吐口水吧?
且不說一口唾沫能發多少電,光這種行為就挺噁心的了......
或許有些戶外愛好者對此可以接受,但徐雲顯然不可能只照顧這個群體——小型微生物電池如果能面世,商旅、學生這些受眾可比戶外愛好者的圈子大多了。
另外還有如何收集電子也是個技術壁壘,只能說相對最難的菌種選擇來說要簡單一些。
只是這樣一來......
驢毛的收集量又要更多了。
接著徐雲將這份報告收好,對裘生又問了一句:
“我明白了,老裘,還有啥事不?”
徐雲這句話只是隨口一問,結果沒想到裘生還真點了點頭:
“嗯,還有一件事,也是和你之前說過的生物技術有關係——你還記得你提到的止血明膠嗎?”
徐雲微微一愣:
“當然記得,怎麼,你在止血明膠這塊也有進展?”
“嚴格來說,進展倒是算不上。”
裘生搖了搖頭,解釋道:
“只是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似乎可行的材料方向。”
徐雲聞言,眉頭皺的更緊了:
“研究過程?我記得咱們似乎還沒有對凝血明膠進行立項吧?”
徐雲這番話自然不是在質疑裘生私下裡搞了小動作,他和裘生兩輩子的關係讓他對裘生有些超乎尋常的信任度。
所以他說的確實是字面上的意思:
止血明膠只是頭腦風暴期間徐雲隨口提及的想法,連前期論證都沒做,就更別說開始立項研究了。
因此目前實驗室內肯定沒有相關的裝置以及材料存在,裘生又怎麼能做到憑空產生成果的?
眼見徐雲一臉茫然,裘生便一把拉開抽屜,從中抽出了一根試管。
只見試管之內,赫然放著......
另一簇驢毛。
隨後裘生晃動了幾下試管,解釋道:
“老徐,我這段時間不是一直在做易安菌的擴增嗎?前前後後用了不少驢毛來做培養基。”
“既然要篩選最合適的培養基,自然也就要新增其他一些物質來做對照組,才能最佳化出最合適的擴增環境對吧。”
徐雲點了點頭,裘生的這段話倒是不難理解:
“沒錯。
隨後裘生繼續說道:
“結果有一次在做定量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有一簇驢毛上沾了一些黏液,這些黏液在和苯並奎啉靜置一段時間後,會形成一種粘度非常高的膠質物體。”
“於是我就想到了你說的凝血明膠,便試著流變儀對那個物質進行了縱向粘合力測定,結果.......”
“它的粘度曲線超過了860!是502膠水的六倍以上!”
........
注:
出icu了,總算鬆了口氣,昨晚在icu外頭其實是有時間碼字的,但真的一點心情和狀態都沒有,只能上午碼,熘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