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霍夫站住腳,扭過腦袋,一臉茫然的看著法拉第:
“法拉第教授,您的意思是......?”
法拉第朝窗外努了努下巴,說道:
“魚攤上的活魚都被釣魚佬買去了,你去劍河邊上仔細找找,盯著那種膚色黝黑、一臉苦大仇深、漁具又特別多的釣魚佬就上去問問,準保能買到不錯的魚。”
基爾霍夫這才恍然:
“我明白了,法拉第教授。”
待基爾霍夫離去後。
做了一上午實驗的法拉第等人坐回到了沙發上,默默回起了藍。
就這樣。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
基爾霍夫拎著竹簍,帶著兩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回到了實驗室:
“法拉第教授,如您所料,魚買回來了。”
“辛苦了,古斯塔夫。”
法拉第朝他點了點頭,戴著手套接過竹簍,從中拿出了一條新鮮的河鰻。
隨後他和高斯一人拎著魚頭一人拎著魚尾,將它放到了膠片上,固定靜置。
又另外取出了幾根真空管,在操作檯上組成了一排橫向的照射模組。
看著這一幕,徐雲心中默默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在原本歷史中。
倫琴在驗證X射線顯像效果的時候,使用的‘工具’是他妻子的手:
他將妻子的手手掌與底片用膠帶綁在一起,放在X射線下照射了整整15分鐘。
實話實說。
不討論性別問題,這個行為本身其實非常危險,並且絕不可取。
因為X射線對於人體的危害很大。
在專業領域,它對人體的傷害大致分為兩類。
其一為“確定效應”,另一種叫做“隨機效應”。
所謂確定效應,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一直接觸X射線,積累到一定的量從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隨機效應則是不論X射線的積累量,跟個人體質相關。
也就是隻要接觸X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叫做隨機效應。
確定效應一般都是像放射性白內障,射線引起的面板白斑,長久照射造成的不孕不育等等等。
隨機效應一般都是對X射線敏感的體質才會發生,引起的傷害一般是腫瘤,基因突變等。
後世的醫用X射線劑量一般都不大,一次胸部x射線大概只有20μSv,而每個人每年所接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為2mSv左右。
但如果你對著X射線照射15分鐘,還是相距一米的照射,這就是另一個概念了。
後來倫琴的妻子安娜·別魯塔·魯德維希餘生患有多種面板病,最終在1919年去世,許多人也認為這和倫琴的那次實驗有關。
不過這個時間線中由於小牛提前提出了波粒二象性,法拉第等人對於光的微粒性質有所瞭解:
粒子流嘛,自然就有能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