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對對對!”
待確定好重聚的時間和地點後。
徐雲稍稍偏轉視線,瞥了眼身邊的黎曼。
作為一名很有儀式感的人,在擁有主動權的情況下,他個人還是喜歡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時間點搞事的。
縱觀現場眾人。
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時間點,無疑是1866年的7月20日。
原因無他。
因為這是........
原本歷史中,黎曼因病去世的日子。
沒錯。
這位創造了黎曼幾何、留下了七大千禧年難題的男人,年僅四十歲便去世了。
要知道。
哪怕是小麥這個倒黴蛋,一輩子也活了48年呢。
因此在後世有這樣一種說法:
如果黎曼沒有英年早逝,他的地位或許能夠真正與高斯比肩。
數學史上可以套用類似模板的人並不少,例如阿貝爾、加瓦羅、拉馬努金等等。
但最具說服力、最適用這句話的,無疑是黎曼。
當然了。
如今徐雲穿到了這個時間線,並且和黎曼產生了交集,自然便不可能坐視這位數學巨匠英年早逝。
黎曼的死因是肺結核,其中有先天性的肺部疾病,也有後來發生的進一步感染。
在和李斯特做好“交易”的情況下。
徐雲不說能幫黎曼延壽四五十年吧,至少保證他能活到五十歲還是不難的。
如果情況理想,甚至可能活的更久。
因此自然而然的。
黎曼原本的死亡時間,便可以順利拿來做聚會日了。
這就是儀式感啊......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徐雲的想法是選小麥的死亡日期來著。
不過那得等到1879年,也就是現在的29年之後,顯然不太適合初聚。
因此無奈之下。
徐雲只能選了1866年的7月20日這麼個‘好日子’了。
反正死者情緒目前非常穩定......
不過想著想著,徐雲又是眼色一黯,微微嘆了口氣:
可惜啊。
自己必然將會缺席那場重逢了......
也不知道屆時的各人,會是怎麼樣的境遇?
那時候的東方,又將是各種局勢?
隨後徐雲搖了搖頭,將思緒收回了現實。
總而言之。
訂好了這麼個未來活動後,晚宴上便只剩下了一件事:
那就是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