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聽到燧發槍聲,因此大機率是刀劍加上......
徐雲略微停頓了幾秒鐘,回想了一番落到面前的那隻箭矢外觀。
那應該是弩。
其實說起弓和弩,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一種觀念:
兩者只是外觀上相差較多,射出的武器...也就是箭矢其實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在19世紀的歐洲,弓和弩用的是兩種不同規格的箭矢。
弩用的叫做三翼鏃,為了追求極致殺傷有1/3以上的部分是由銅製的,長度大概在五十厘米左右。
弓用的則是錐形鏃,橫切面呈梯形,長度在七十厘米上下。(馬未都自建的觀復博物館中就有各種弓和弩箭矢的詳細區別介紹)
因此二者在外觀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而武器沒有火器,便說明了另一件事:
襲擊者的身份多半就是英格蘭的邊境軍人!
聽上去很奇怪是吧?——反正對方都要殺人了,為什麼不乾脆用槍呢?
還是那句話。
在邊境地區,火器和冷兵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離大家最近的影像就是之前提及過的那場加勒萬河谷衝突,影片目前各大網站依舊都能搜到。
那次衝突中阿三陣亡了20人,受傷上百人,參戰的還是以極端著稱的比哈爾兵團。
但在整個過程中,雙方都沒有人敢開一槍。
又例如2014年蘇格蘭舉行了獨立公投,最終以10.8%的差距告終。
9月19日薩蒙德辭職的當天,英蘇邊境就爆發了一場肉搏戰,雙方一共陣亡了七十多人。
那場戰鬥中同樣沒有用槍,用的是砍刀,有人還被砍成了伊藤誠的同款周邊.....
不過那場戰鬥的地點在英國的坎布里亞郡首府卡萊爾市外,並不在鄧弗里斯鎮。
沒有入侵國境的衝突可以出現傷亡,可以出現犧牲,但不能出現熱武器,這可以算是鐵律。
當然了。
衝入國境的後果就不一樣了。
例如1967年9月11日的那次衝突。
兔子們以六傷一死的代價嘎掉了阿三607人,屬於典型的沒事討打.....
總而言之。
鄧弗里斯鎮現如今算是蘇英的公共區域,絕對的邊境敏感點。
雖然不清楚英格蘭軍隊為啥要攻打這裡,但這種潛規則還是必然要遵守的。
“刀槍弩箭......”
徐雲又聽了幾秒鐘外部的呼喊聲,忽然眉頭一皺:
“不好,湯姆遜和威爾!”
湯姆遜是這次任務的主要人物,威爾雖然是個路人,但在過去的兩天時間裡,徐雲已經把這個憨厚老實的大男孩當做了朋友。
要知道。
他們住的可是布料製成的帳篷啊......
而且根據營地方面的安排,帳篷和馬車停駐的是兩塊區域,相隔足足接近百米!
危險,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