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
“安排”完全受老鷹控制。
比如2004年。
捷克官方曾批准捷克武器出口公司向兔子出售10部總價值為5570萬美元的“維拉”雷達系統, 但在海對面的壓力下,捷克最終取消了這一合同。
2006年。
華夏又與意呆利阿來尼亞空間公司簽署了發射意衛星的合作協議。
但同樣由於海對面的干預,意方不惜經濟和信譽損失而最終取消了合作協議。
又比如現在。
目前全球半導體前15大裝置供應商全部都是受到瓦森納協定限制的,所以咱們買不到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裝置。
因此國內公司只能和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也就是IMEC合作,來個曲線救國:
IMEC先從ASML應用材料買裝置,用完5年後符合了瓦森納協議要求,便再轉賣給國內企業。
5年時間對半導體來說,已經足夠讓市場更新換代3次了。
這就是咱們國內晶片落後的根本原因——你根本買不到新裝置。
至於《瓦森納協定》再往上,那就是單對單的制裁了。
比如大家瞭解的華威就是如此,屬於全面的技術封鎖。
眼下FOERDAT632進入了禁運清單,那麼Nutrien拒絕出售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過搞清了Nutrien拒絕的理由,田良偉的眉頭依舊沒有鬆開,他的心中依舊有些疑惑:
“奇怪了,為什麼FOERDAT632這麼快就會入了《瓦森納協定》?”
“咱們的產品剛才剛發售完畢吧,犯得著這麼大張旗鼓嗎?”
“大張旗鼓?”
顧群青苦笑著嘆了口氣,解釋道:
“田院士,這就是咱們集體犯的一個最大錯誤了——我們忽略了‘一個螂滅’的特殊性質。”
田良偉腦袋上不由冒起一個問號:
“特殊性質?”
顧群青緩緩點了點頭,感慨道:
“咱們的這款產品,可以算是建國以來生物化工領域中,唯一一款具備壟斷可能性的產品,用科幻點的說法就是降維打擊。”
“而壟斷便代表著話語權,您覺得那些人可能給咱們這種成長空間嗎?”
說完他頓了頓,看著若有所思的田良偉,繼續補充道:
“咱們第一次進購裝置的時間是在十多天前,當時那些對手還不瞭解咱們的生產工藝,不清楚咱們會和哪家企業合作,
“他們又不可能把所有化工企業都劃歸到禁運名單裡,這才能讓咱們順利進購了三臺FOERDAT632裝置。”
“而等咱們收購合同一簽完,論文和專利同步釋出,那些人也就自然也就知道了咱們的合作物件是Nutrien。”
說完他又一指檔案,繼續道:
“《瓦森納協定》維也納聯絡點的現任秘書長是板橋光雄,一個霓虹人,推動裝置進入名單並不困難。”
“他們早在一開始就做好了禁運準備,所以和產品發售的時間沒有關係,他們早就盯上咱們了。”
“駭客攻不進來,那麼就用現實手段限制咱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