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的面色亦是凝重了不少,眉頭微微擰了起來。
雖然他才剛從羊城回到廬州,還沒仔細看過試生產的報告,在一些細節方面暫時不太清楚。
不過錢廣林既然敢在田良偉和鄭祖的面前說出具體數字,想必成本是沒太大問題的。
八克成品。
成本7.8華夏幣。
這個數字要比當初他和裘生初算的量產成本還要高不少——當時他們模擬計算出的數字是綜合成本6.3左右。
不過這也正常。
畢竟在工業量產環節是要考慮成品率的,這是一個大致的區間,很難在計算上完全精確。
在模擬計算中成品率可能是是9.8%也可能是10.1%,但這體現在生產過程中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成本了。
總而言之。
在化工殺蟲製劑裡。
7.8/8克的綜合成本可以算最頭部的一檔了,甚至可能沒有並列的之一。
因為化工製劑和其他一些諸如食品之類的東西不一樣,它的成本很大部分在於研發端。
也就是俗稱的科研成本。
想要確定一種製劑的最有效最優的配方,在專利獨屬的前提下,研發經費基本上是百萬美元起步。
例如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也就是wipo釋出的2019年《世界智慧財產權報告》的附件中顯示。
在2019年。
光報告匯總到的、已經投產的化工專利平均的研發成本,便高達196.43萬美刀。
其中最低的數字是小林的一款洗眼液,研發成本4萬美刀,裡頭還有一半是向武田支付的底專利轉讓費。
最高的則是默東沙的一款新藥專利,總研發資金1.2億美元。
這還只是單項的研發費用,像羅氏這種巨頭一年醫藥研發資金更是高達100億美元,輝瑞則是80出頭。(來源表格我發本章說裡了,每次寫到一些大數字都有人覺得難以接受又不去查....)
換而言之。
當配方確定後。
很多產品的生產成本其實是非常低廉的。
比如4異丁基α甲基苯基乙酸,也就是很有名的布洛芬。
你猜猜它的成本多少錢?
答案是57.5w/t。
單位是華夏幣, 至於t這個單位小學都學過,指的是噸。
這還是用boots法合成的成本, 產率不過40.03%。
從成本上來說,副產物的汙染成本佔比甚至要比主產物來得高。
至於大廠的bhc合成法就更別說了。
雖然friedelcrafts醯基化反應時採用質子酸作為催化劑導致催化成本很高。
但只要你擁有相關技術儲備和裝置,回本只是時間問題。
而徐雲他們生產的蟑螂藥成本由於生產環節存在太多技術壁壘,實際上的成本達到了一噸480萬以上。
很明顯。
在生產環節的最佳化方面,徐雲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