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清晨。
徐雲提前穿戴好了行頭,在謝老都管的帶領下,跟著府中數十位僕役來到了朱雀門外。
按照事先得到的送葬佈置。
門客的位置要在僕役之前,府院族人之後,起到一個類似承接過渡的性質。
由於老蘇的其他孩子不在汴京,因此今天隨老蘇站在最前排的只有一個小蘇六號。
外加小蘇六號的三個兒子,小蘇青春版一號、二號和三號。
至於門客的數量則就比較多了:
雖然一開始老蘇府上只有三位門客,但最近一段時間內除了徐雲外,宗澤、老賈、劉益等文官或者數學家也都被老蘇入了門客名冊。
因此眼下整個蘇府的門客數量達到了十一位,比主房人數還要高點。
老蘇一家邊上站著的則是其他一些京中功勳,大概處於二品集團的區間,一個個態度也都很客氣。
畢竟老蘇雖然致仕,但他好歹也是前任宰相,身上還有一個太子少保以及趙郡公的封號呢。
就這樣。
過了大概一個時辰左右。
鐺鐺鐺
最靠近皇宮的大相國寺內,忽然響起了三道巨大的鐘鳴聲。
也不知那邊用了什麼方法,好像將聲音放大了不少。
又過了一會兒。
右常慶門中,緩緩走出了一個浩大的抬棺方陣。
這是一個由七十二人組成的抬棺隊伍,最早的專業送葬天團,來自汴京以及周遭各地。
在過去的十天裡,他們還進行過了無數次的槓演。
所謂槓演。
乃是指找來一根和棺槨一樣重量的獨龍木,上面放上整整一碗水,抬棺隊伍要做到抬棺行進十里碗中卻不灑出一點兒水才算成功。
而在這個抬棺隊伍之後。
還有人拉著黃龍帳縵,兩邊跟著白綾帷幔。
再往後則是六十四位面部塗了古怪塗料的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邊走邊在唸著什麼。
接著是滷薄儀仗隊,高舉兵器和紙紮,像極了後世高舉紙片人老婆的漫展oser
當然了。
這種場合下,自然也少不了嗩吶這個靈魂樂器的影子。
按照老蘇先前的介紹。
整個宋哲宗隊伍的人數足足有一千六百三十三人,其中槓夫總共有三班,得這樣輪著抬到皇陵處。
這還不算完呢。
上輩子做過皇帝並且順利下葬的都知道。
等到了皇陵之後。
屆時還得由繼任皇帝祭酒三次,時將冊、寶放入地宮裡的冊寶座之上,在將吉土投放進棺床金井之中。
再由太監執燈,繼任皇帝親自在梓宮前引導龍輴進入地宮,大臣在後跟隨入內。
待到了棺床。
工匠會撤下龍輴將梓宮正式安放,皇帝及大臣祭奠後離開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