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次方程數值。
而這也恰恰是鏡面精度計算中的一道重要環節,並且還有很多衍生數算公式要解。
也就是說。
無論是從能力還是專業角度出發,賈憲都是一位要比韓公廉合適的多的人選。
但與此同時,他也是徐雲計劃之外的人物。
因為賈憲此人的生卒時間,後世同樣無人知曉。
不過根據《宋史·藝文志》記載。
賈憲在1050年左右完成了《黃帝九章算經細草》,當時他擔任的是左班殿直的職務。
左班殿直是三班之一,正九品官職。
根據後世收集到的宋代官職與年齡的對照表來看,左班殿直一般是由2535歲的成年男子擔任。
同時王洙在《國朝會要》中寫過一句話:
“憲今為左班殿直,吉隸太史。憲運算亦妙,有書傳於世。”
王洙撰寫《國朝會要》的時間是1045年,也就是說1045年的時候,賈憲最少都已經25歲了。
眼下55年過去,賈憲若是活著,保底都有八十歲,甚至可能九十歲。
老蘇能活到這個年齡,主要在於他是前任宰相,生活的物質水平可以說萬中、甚至百萬中無一。
但賈憲只是個普通小官,沒多久還辭職了,生活物質水平要遠低於老蘇。
因此在後世的數學界,大多數人都認為賈憲在宋徽宗即位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
連詞條百科上,給他的定義都是‘十一世紀上半葉的傑出數學家’。
可眼下看來......
賈憲居然還活著?
而且按照老蘇話中所言。
若是能說動賈憲,他甚至可能從應天府趕過來!
應天府就是後世的白下,從白下到汴京足足六百多公里,在古代妥妥算是一段長途了。
由此可以判斷,目前賈憲的身體狀況可能還挺不錯的,否則不可能經的起這樣距離的舟車勞頓。
這無疑是個好訊息。
畢竟徐雲的目標,可不止是天文望遠鏡這麼簡單啊......
有些東西可不像天文望遠鏡這樣,嘴上說自己算不了,但實際上憑著自己的能力可以輕鬆的算出來。
那些事兒的算力哪怕以徐雲的個人能力來說,也完全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必須要有外力相助才行。
因此面對老蘇的提議,徐雲當場便應允道:
“桐嶼先生小人神交已久,若能得此人相助,望遠鏡一事可成矣!”
隨後老蘇又與徐雲提了幾個人名,都是賦閒並且待在汴京或者周圍二三十里的數學家。
其中有一兩位徐雲聽過名字,能力上要遜色賈憲和韓公廉不少,算是高階人才的型別。
而更多的則是後世未聞的人名,能力方面未知,但估摸著同樣不會很高——畢竟老蘇當初在製作新儀的時候需要大量數學計算支援,那會兒基本上把汴京上下的數學家都找了個遍,對於整個汴京數學圈的瞭解還是很深的。
除非是一些後起之秀,否則能力顯然不可能太強。
事情到了這一步,今天的課程自然也差不多到此為止了。
隨後老蘇想了想,樂呵呵的對小趙和小李道:
“簡王殿下,清照,不如在府上用過晚宴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