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公廉?
聽到這個名字,徐雲的表情頓時一愣。
沒想到啊沒想到。
老蘇給出的人選,居然是他?
韓公廉。
這是北宋一位遺留資訊很少的數學家,後世甚至連他的字叫什麼都不知道。
只在他的出生地《古平縣異志》中,有簡單提及過他自號楊懷先生的少許資訊。
畢竟這年頭的號和後世的B站暱稱似的,除了那些知名使用者,能被記下的普通人也就約定成書和蒙古上單這有數幾位罷了。
不過僅僅從那存留的隻言片語中,後世依舊能看簡單的判斷出韓公廉的能力。
宋元祐元年,韓公廉任吏部當守官,級別是最低的正九品。。
當時老蘇就任吏部尚書,奉命檢驗太史局等使用的渾儀,並準備製作一架新儀。
結果老蘇在訪問過程中,聽說韓公廉精通數學、天文學,便告之以前代天文學家張衡、梁令瓚、張思訓等人的儀器法式大綱。
希望他能尋根究底,依之仿製。
韓公廉為此寫了《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1卷,並製作了一座機輪木樣的模具。
老蘇看過之後認為雖不盡如古人之說,然而水運輪的設計卻有獨到之處,因此便選定了這套方案。
元祐二年。
韓公廉被命為制度官,開始製作新儀。
元祐七年。
該儀最終完成,被命名為元祐渾天儀象。
所以由此可見。
韓公廉在史書上的文墨雖然不多,但數學方面的能力顯然是要遠高於普通人的。
他其實很像後世一位名叫埃德爾的葡萄牙球員,此前默默無聞,結果在2016年歐洲盃決賽替補出場,一劍封喉幫助葡萄牙奪冠,完事後就又沒聲兒了。
沒辦法。
雖然宋朝的數學發展的非常迅速,奈何封建王朝終究是以人事鬥爭為主。
很多數學家並沒多少機會展現身手,更別提被載入史書了。
當然了。
道理隨時是這麼個道理,但若真是那種頂尖到極致的數學家,多多少少都應該能在史書上留下一些記載。
比如秦九昭,比如楊輝,又比如拐走諾貝爾老婆的那個人。
所以說句比較客觀的定位:
韓公廉應該是那種數學方面的高階、甚至接近頂尖的人才。
但離‘時代天花板’的距離,恐怕還有點兒遠。
因此徐雲想了想,還是準備問問老蘇,看看能不能多找幾個類似韓公廉的人才,畢竟計算工作量還是挺大的:
“老爺,若是按您所說,楊懷先生顯然是個相當不錯的人選。
不過天文望遠鏡所需的數算步驟極其繁雜,單靠一人恐怕將會費時費力。
因此老爺若是還有人選,不妨多找幾位數算能人前來協助,也算是以備萬一嘛。”
老蘇微微點了點頭,看上去接受了這個建議。
他曾經見過徐雲鼓搗發電機和電解池,知道風靈月影宗的一些知識非同一般,恐怕和現有認知有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