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您有所不知。
老爺昨兒下了令,將您除去了奴籍,併入了府中門客名冊。
眼下您算是門客,和我們這些僕役不一樣了,有事您隨時使喚我就成。”
“門客?”
徐雲聞言一愣,方才瞭然。
門客。
也叫作食客,是一種古代特有的群體。
他們大多是江湖遊俠或者謀士,沒有官面職位,由主公提供生活所需,必要時也會為主公出力。
當初孟嘗君便號稱擁有食客三千,《水滸傳》裡柴進的莊園上也有大量的門客停留。
而在性質上,門客屬於‘賓’,要比‘僕’高上不少。
例如老夫府上四巨頭之一的護院頭領鄭寬,便是屬於‘賓’的一種。
因此工資和地位都要比最高階的‘伊’僕高很多。
只不過在與主家的親密度上要遜色於謝老都管和月蓮等人,算是各有優劣吧。
如果徐雲沒記錯的話。
老蘇在沒致仕前也招養過數十位門客,因為根據文獻所記,水運儀象臺有部分環節便是門客負責完成的。
不過眼下老蘇已經退休養老,留在府上的門客數量估摸著就沒多少了。
空落落的東廂房也能佐證這點——那兒是客房,理論上門客都該安置在那個方位。
因此除了護院這個必須崗位,可能也就賬務方面會有一兩位門客還沒被遣散,總之數量大機率不會超過三位。
實話實說。
賓也好僕也罷,出身於後世的徐雲對於身份的要求其實並不高,自然也不會頤指氣使的去使喚別人。
只見他先讓永柱端著水進了屋,接過毛巾洗了把臉,隨後對永柱道:
“永柱哥.....哎,你先別急,永柱哥,你先聽我說。
當初還是你拿著繩子把我從井裡救出來的呢,所以咱也別公子不公子的了,沒必要太生分。
這樣吧,你要是看得起我的話,我還是叫你永柱哥。
至於我...你就叫我王哥兒吧,就像叫三哥兒一樣,你覺得如何?”
宋朝的‘哥兒’並不是指代兄長,這算是一種偏向市井、但又有些親近的稱呼。
仍舊是以《水滸傳》舉例:
武松怒殺潘金蓮的那段情節裡,陽穀縣賣梨的那個小男孩便是叫鄆哥兒,也算是個有些戲份的小人物了。
眼見徐雲這般說辭不像作假,同時昨天酸梅鋪裡的回請,也令永柱感覺自己和徐雲多少有了幾分交情。
因此他猶豫片刻,最終還是試探著道:
“那我以後就叫你......王哥兒?”
徐雲爽朗一笑:
“成!”
洗漱完畢後,他又去早餐棚裡簡單用了點早餐。
接著便前往東廂房,見到了老蘇和王稟王越三人。
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