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心灰意冷對著紅燒肉作詩,寫的《豬肉頌》比基友還有名。
他則被被派去滄州做起了知州,三年後又被召回京城任職。
這位顛簸大半輩子的老人,終於迎來生命精華的怒放。
他在不同崗位竭心盡力,創造業績的同時穩步升遷。
同年,宋神宗生下第十一個兒子。
宋神宗抱起白白胖胖的嬰兒,傷感地說道:
佶兒,你只有兩個哥哥還活著了...
趙佶,就是未來的宋徽宗。
再後來,他召集韓公廉製造水運儀象臺,百名工匠歷時七年,將律歷算術、機械天文、流體動力等學科完美融合,造出世界第一臺自動化天文儀器。
望著三層樓高的儀象臺,指標走數與星月流轉相同步。
每到整點時刻,還有不同的木偶出來敲鑼打鼓。
他擔心文科生看不懂,專門編寫說明手冊《新儀象法要》,其中涵蓋150多種零件結構以及機械傳動的全圖。
後來研發團隊又建造渾天象,水流推動14幅星圖交替輪迴。
1464顆星光在頭頂熠熠生輝,彷彿讓人置身亙古蒼穹。
如今又是數年過去,從書生甲到書生乙,他的同輩人幾乎死光了。
依稀想起賣胡辣湯的老漢,也不知抖勺技術還有沒有傳承者?
這些年裡,新舊黨爭的傳承沒斷過,各股勢力間依然藉機撕咬。
而他卻沒有選擇陣營戰隊,漸漸淪落為孤獨的高位者。
三年前。
他放下一切,請辭告老。
沒有廟堂算計和繁重公務,不用揣測領導心思和曲奉迎合。
一個人靜靜注視著夜空,能聽到時光流逝的腳步聲。
浩瀚深邃的無垠天宇,可以撫平此生難以傾訴的不如意。
腳踩大地,仰望星空。
他深曉自己已然時日無多,也不知千百年後,世人會如何評我?
而就在老人仰望星空之際,他的老僕忽然急匆匆的從後堂裡跑了過來:
“老爺,不好啦,後院井裡出水鬼啦!!!”
.......
注:
求點月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