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了。
他的父親——也就是中年男子憑藉一支毛筆橫折撇捺,從地方推官幹到祠部員外郎。
隨著工齡增長的不光是收入,還有滿屋子藏書。
他卻好像只顧著吃飯長身體,並未流露出天賦異稟的特質。
整天泡在書籍堆裡,也沒見憋出半篇滿分作文,更沒有三歲背唐詩,六歲學英語,九歲橫掃奧數班...
他明顯追不上神童們的腳步,只能一字一句的死磨硬啃。
但或許是勤能補拙吧。
只要是被刻進腦海的學識,觸類旁通後必定精進神速。
他的父親循序漸進的悉心輔導,他也每天堅持多看三五頁書。
十八年一轉而逝,汴京城依舊一片繁花似錦。
這一日。
他沒能走到禮部門口,便被烏泱泱的人群堵住。
見說公示欄還沒張貼榜單,就想找個小攤先吃點東西。
遠處有個賣胡辣湯的老漢,看上去五十出頭,獨輪車的招牌上寫著百年老店。
不過他還沒走到眼前,便瞧見倆書生在現場發飆。
書生甲:“你的手哆裡哆嗦,咋回事?”
老漢:“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書生乙:“手熟個屁,倒碗裡只有清湯!”
老漢:“嘿虧你是讀書人,說話也太不中聽了。”
書生乙:“嫌不好聽?你瞅瞅自己乾的事!囸氼菻,退錢!”
書生甲:“算了算了,他一把年紀也不容易。”
書生乙:“╭(╯^╰╮,我若考中,必定整治這種奸商!”
老漢掂掂手中的銅板,趁人不備將胡辣湯倒回了桶裡。
他:“......”
就在此時。
一聲放榜聲響起。
他被人潮卷向公示欄,在榜單中找見了自己的姓名,反覆看到差點不認識這倆字,才費盡力氣擠出人堆。
他坐在小販攤位上歇息,靜靜望著眼前的眾生百態。
而吃胡辣湯發飆的兩位書生,正杵在旁邊做最後告別。
“恭喜王兄,我這就向老師推薦你。”
“這...曾兄自己都沒考上,還想著幫我說話....”
“嗨,你我之間無需多言,家師歐陽修必可提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