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灰袍挎刀的禁軍精騎有序散開,警戒四周。
遠處麥田裡,不時有忙碌的農人直起腰身,疑惑地朝這夥來歷不明之人望來。
柴榮揚起馬鞭指著金燦燦的麥田笑道:「今年關中夏糧豐收,朕看可以調撥一部分送到淮北,發放給因勞役耽誤耕種的民夫們。」
朱秀笑道:「如此一來,京兆尹扈彥珂扈老肯定要上表哭窮。去年陛下讓他復任時,可是答應他未來兩年不碰關中的錢糧。」
老將軍扈彥珂原本已經在洛陽致仕,歸家養老,去年向訓回開封出任京城內外都巡檢,柴榮為保關中安定,又把扈彥珂請出來,任命為京兆尹,坐鎮關中。
柴榮莞爾道:「若扈老不情願,到時候就讓你來長安辦妥此事,朕可不想
聽他抱怨。」
朱秀道:「臣猜陛下醉翁之意不在酒,讓臣到關中,不單單為轉運錢糧而來!」
趙匡胤看看朱秀,又看看柴榮,恍然道:「陛下想再徵孟蜀?」
柴榮哈哈大笑數聲:「確有此意,且容朕再考量考量,你二人切莫聲張!」
趙匡胤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上次征伐孟蜀,他只是中途跑到秦州監軍,沒有參與實戰,這一次一定要求一個領兵的機會,爭取不留遺憾。
朱秀則是臉色澹然,笑道:「陛下還沒有透露,此次到華州所為何事?」
「呵呵,你小子能掐會算,不如算算看?」柴榮打趣道。
朱秀羊裝思索,搖搖頭:「臣猜不到。」
柴榮指著西南面一片巍峨高山,「朕以祭祀華山為名,召陳摶老道前往西嶽廟相見。」
趙匡胤驚訝道:「傳聞那陳摶道士生於大唐懿宗鹹通十一年,照此算來,那老道今年豈不是已有八十七歲?」
柴榮眯著眼,遠眺華山:「都說陳摶老道精通養生之術,以如此高齡還能攀爬險峰,飲食睡眠與青年無二,朕早就想去請教一二。可惜朕下旨召見過他多次,那老道就是不肯下山來見。
哼~他不來見朕,朕就去見他!到了西嶽廟,華山腳下,朕看他還有什麼理由推三阻四!」
趙匡胤笑道:「若那老道再敢避而不見,臣就上華山,用根麻繩將他捆來!」
「哈哈~都說那老道通玄,咱們還是先禮後兵為好!」柴榮大笑,他相信陳摶有一套隱秘的養生術,但卻不相信陳摶會什麼飛昇仙術。
「駕!~」
柴榮揮打馬鞭,疾馳而去,趙匡胤緊隨其後。
朱秀苦笑了下,也打起精神縱馬跟上。
再怎麼英明神武的帝王,或許都無法抗拒長生不老的誘惑。
一片震耳欲聾的馬蹄聲掠過,官道上揚起濃濃塵土。
西嶽廟山門前,一位身穿道袍,鶴髮童顏的老道士手挽拂塵,面掛微笑望著山道上出現的一行人。
老道士身邊,還侍立一位清秀小道童。
「貧道陳摶,參見陛下!」
待柴榮一行人行至山門前,老道士走下臺階,稽首行禮。
柴榮望著他,微感驚訝,打量一眼:「你如何知道朕此時會來?」
陳摶澹澹一笑,拂塵朝東方一撒:「今晨貧道在雲臺觀觀天色,見紫氣東來,華山南峰祥雲蓋頂,便知大周天子今日駕到。」
雖然不知陳摶話語真假,但他這副仙風道骨的模樣的確唬人,柴榮也不禁鄭重道:「早聞仙師道法通玄,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陳摶捋須含笑,一雙滄桑卻柔和的眼睛依次從柴榮、趙匡胤、朱秀身上掃過。
朱秀瞥了眼趙匡胤,趙大這廝竟然罕見地流露幾分緊張,滿眼小星星似的望著陳摶,仰慕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