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道:“不過據臣得知,江寧朝廷不乏主張和談人士,他們聯名上書李璟,請求朝廷割讓淮南六州,誠心與我朝講和,雙方罷兵!孫成和李德明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柴榮嗤笑道:“這六個州已被我軍實際掌控,割讓與否輪不到唐國朝廷做主!江南人未免也太小看朕了,拿六個州就想朕退兵?想要講和,就獻上淮南十四州,否則絕不可能!”
朱秀道:“臣離開除州時,已命韓令坤率領騎軍趕赴揚州,唐軍行動遲緩,說不定能趕在唐軍增援揚州之前將其攻下!”闌
柴榮高興道:“若果真如此,你和韓令坤當記一大功!”
商談了會淮南戰事,柴榮嘆口氣道:“皇后病重,想必你已經知道了,朕打算下月初返回開封,本想讓你隨駕返京,可江寧朝廷反覆在戰與和之間搖擺,朕擔心東線周軍無人節制,被唐軍找到反攻機會,影響整體戰局,所以,只能讓你留下。”
朱秀默默點頭,鄭重道:“請陛下放心,有臣坐鎮,定不讓唐軍有任何反撲機會!”
柴榮勉強一笑:“壽州有李重進,除州揚州有你,朕可以安心回開封。朕晉你為彭城郡公,其他賞賜等回開封一一升賞。”
朱秀忙下拜行禮:“臣叩謝陛下隆恩!”
朱秀從懷裡取出一份絹絲帛書,是柴榮親筆所寫加蓋寶璽的密詔。
“這是臣南下宿州時,陛下親手交給臣的密詔,如今歸還!”闌
柴榮接過看了幾眼,又塞回他手裡:“你暫且收好,等淮南戰事結束,回京再還給朕不遲。”
朱秀猶豫了下,小心疊好密詔收入懷裡。
他知道柴榮的意思,眼下淮南戰事未定,如果出現什麼大亂子,這份密詔說不定還用得上。
有這份詔書在手,一旦公諸於眾,他就能名正言順提調淮南淮北一切軍政大權,堪稱江淮之地的無冕之王。
其分量之重,可見一斑。
柴榮又笑道:“明日朕會召見南唐使團,到時候你作為我朝代表和他們談,拖的越久越好。李璟耍小聰明,朕也不會手軟,各軍兵馬按照計劃進軍,邊談邊打。”
朱秀忙道:“南唐使團裡,樞密承旨李德明才堪大用,他是乾右二年的科舉狀元,還是江南名士韓熙載的高徒,當年臣在江寧時與他頗有交情。”闌
“怎麼,你想勸降此人?”柴榮想了想,確實對李德明印象不錯,是個有風骨有才識之人。
朱秀道:“臣已經派遣武德司潛藏在江寧的察子早做安排,說不定有希望能招降李德明!”
柴榮點點頭,沒有問太細,只道:“既然你有把握,放開手腳去做,若能招降李德明,朕一定大加重用!
對了,孫成也不錯,年紀大了些,若是能一併招降,朕算你大功一件!”
朱秀苦笑道:“孫成是南唐元老,早年追隨李昪起事,在江南根深蒂固,只怕不會輕易投降。”
柴榮不以為意:“能收降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必強求。不過朕看這老兒骨頭倒是硬,不管降不降,朕都不會放他回去,就讓他留在軍中,親眼看著江南之地,是如何一步步為我軍所攻破的!”
朱秀張張嘴,卻見柴榮滿眼睥睨,嘴角笑容冷酷輕蔑,又把到了嘴邊的話咽回去。闌
看樣子,孫成還是無法逃過被監禁的下場。
想來是他之前覲見柴榮時,態度倨傲出言不遜,惹怒了大周皇帝。
朱秀苦笑,孫成也是江南士紳階層的領袖之一,如果有可能,他倒是希望勸柴榮把他放回去,好讓江南士人感受大周皇帝恩慈。
可惜在柴榮看來,或許他更希望讓江南士人懼怕。
傍晚時,柴榮留朱秀在御帳內一同用膳,直到夜裡,朱秀才離開御帳,返回自己的營帳。
夜色下,遠遠的,朱秀就看見有一人站在營帳外,走近一看,果然是李德明。
“呵呵,讓德明兄久等了,快請進帳歇息。”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