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晉城。
城外軍營裡,朱秀緊鎖眉頭,翻看一冊冊記錄河南府各州府庫存糧的檔桉,越看眉頭越深。
河南府,西都洛陽,比他預想的還要窮。
大週三年多韜光養晦,儘量避免大的戰事,開封府和淮北、山東乃至河北,民生大有改善,州縣府庫屯糧不說堆積如山,但也頗為可觀。
哪像這河南府下轄州縣,府庫都快空的跑耗子,僅有的一點屯糧,就算全部收繳上來,也不夠柴榮親征大軍吃半個月。
之前河南府上報的屯糧數還是水分太多,就連範質、馮道幾個宰相,也樂觀的認為,如果戰事延長,可以靠就近徵調河南府庫糧供養大軍。
現在看來根本行不通,還得需要往開封運糧。
可這一來一去,時間耽誤太久,不利於大軍行動。
朱秀合攏賬冊,暗暗苦笑,難怪歷史上高平之戰後,周軍會在太原城下折戟。
不說其他,單單後勤運輸這一項,就無力支撐周軍打到太原去。
河南府日子過得緊巴,一是常年受到北漢威脅,大批糧食運往潞州、遼州前線供養軍隊,根本攢不下家底。
二是近一年多來,河南府境內乾旱嚴重,水利不興,糧食歉收,甚至需要依靠從長安、開封等地轉運賙濟。
堂堂神都洛陽,竟然落魄到這個地步。
劉詞拿著詔令快步走進大帳:“陛下大軍即將進駐巴公原,令我們押送後續糧草三日內趕到!”
朱秀接過快速瀏覽一遍,心裡暗暗一緊:高平,巴公原!
穩定心神,朱秀沉聲道:“劉帥看看,這是河南府尹送來的,一府之地的糧食,根本不夠供給大軍所需。
這還不算民夫口糧,如果算上,糧食只會更緊張,必須要從開封調運!”
劉詞默默盤算了會,苦笑道:“陛下讓我們籌糧十五萬石,可供大軍三月所需,可真要從河南府徵調這十五萬石糧,官府拿不出不說,還得從民間搜刮,只怕會惹禍!”
朱秀道:“算上民夫,最少需要二十五萬石糧,把河南府掘地三尺也找不出這麼多糧!”
劉詞無奈道:“從開封轉運過來的糧草,最多隻能支撐到五月低,還有一個半月時間,難道高平戰事還不能結束?”
不知何時進入大帳的趙普忽地輕聲道:“莫非陛下想征討太原?一舉滅亡北漢?”
劉詞大驚道:“就算高平戰事劉崇戰敗,太原也還有幾萬北漢兵可堪一戰,契丹人更不會坐視不管,眼下可不是攻滅北漢的最佳時機!”
朱秀驚訝地看了眼趙普,也不知是他臨時起意隨口一說,還是早有推斷。
朱秀道:“先派人回開封,請範質、王溥兩位相公繼續調糧,我們當務之急是率軍開赴巴公原,作為後援支援前軍大戰!”
“正是此意!”劉詞也贊同。
當即,劉詞命趙普下去傳令,全軍即刻拔營起寨,開赴高平!
等趙普走後,朱秀拉著劉詞來到長桉旁,攤開地圖道:“劉老帥,在下有一個想法。
之前陛下在晉城,派澤州刺史李彥崇率地方鎮戍兵趕赴江豬嶺,防止劉崇敗軍北逃。
我想增派一軍輕裝前行,趕赴江豬嶺,協助李彥崇堵截劉崇!
江豬嶺西邊三十餘里,有一處凋黃嶺,直通晉州,敵軍若敗,也有可能從此處遁逃,所以,在下也想派遣一軍,奔赴凋黃嶺設伏!”
劉詞仔細看看地圖,遲疑道:“你我後軍未得陛下軍令,擅自出動,是否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