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王府定親宴,凡在開封的顯貴人物幾乎全都賞臉光臨,老太師馮道壓軸到來,符彥卿親自接待,給足臉面。
郭威也派內侍賜下賞賜,把酒宴歡愉氣氛推至頂點。
定親宴結束,意味著三家爭婿的鬧劇落幕,朱秀這枚奇貨,最終居於符氏所有。
坊肆間熱議幾日,也就漸漸沒了下文,畢竟在開封城,最不缺的就是熱鬧。
朱秀本想趁著定親告假幾日,沒想到酒宴結束兩日後,就被工部官員上門催促去火器監應卯。
火器監成立已有一月,朱秀身為監正,卻只露面過寥寥幾次。
莫得法,朱秀只能強忍連日宿醉引起的頭疼,帶病應卯。
火器監是郭威軍事改革裡的重要環節,朝廷上下無比重視,朱秀也不敢打馬虎眼。
總的說來,火器監這個全新成立的衙署問題多多,最重要的就是人員結構複雜混亂。
好在朱秀之前也沒閒著,對於火器監的組織架構已有想法。
首要點就是將生產和管理兩大部門區分開,嚴格劃設權責界限,明確火器監下設各大作坊的分工流程,凡是生產崗位一律嚴格按照考核標準,先考核後上崗。
朱秀在火器監衙署一住就是五日,大大小小的會議從早到晚不停歇,就連上茅房也得一路小跑。
火器監的作坊劃設,生產管理職權範圍,人員考核安排等等問題,朱秀也不跟底下的監丞、主簿、各署令商量,直接掏出規劃好的藍本,強勢要求照此執行。
反正他是官家欽點的首任監正,又高掛工部侍郎銜,分管火器監、軍器監兩大軍事裝備部門,有權直接向官家彙報。
在火器監朱監正面前,天大的不滿也得憋著。
事實證明朱秀的規劃的確是劃時代的先進路數,火器監原本的空架子數日內充填骨骼血肉,各分署、作坊迅速搭建完畢,由廣和商行供應的硫磺、木炭、硝石、磷石等原料也在有條不紊地籌備當中。
朱秀又組織了一次技術摸底考核,發現火器監的預留工匠大多技術不合格。
火器在這個時代屬於高精尖技術,且誕生不久,絕大多數人對於火器的研製、生產、效用沒有清晰認知。
郭威為火器監找來的一批預備工匠,都是劉漢朝時,從軍器監劃撥到火器作坊,專門從事黑火雷製造的匠戶。
他們接觸黑火雷已有幾年時間,可火藥配比、火器裝填這些工作,仍然要靠摸索進行,製作工序混亂,工藝粗糙。
朱秀看他們現場演示,狀況百出,連防範明火的意識也不到位,差點沒鬧出當場爆炸的事故。
這樣的安全技術水平完全達不到生產要求,朱秀下令關停火器監,全監閉門考核學習。
先從生產崗位入手,所有匠人封閉培訓半月,半月之後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頒發初級火藥師資格證,在工部備桉造冊,對本人和相關家屬進行嚴格管理。
持有火藥師資格證的匠戶,待遇上也會有極大提升,直接一條,就是不限制子孫後代的科舉報名。
僅此一條,就極大激發匠人們的熱情,半個月的封閉培訓期裡,許多頭髮鬍鬚花白的老工匠挑燈夜讀,終日忙碌在實驗臺旁,場面令人感動。
朱秀拍著胸脯向匠人們保證,朝廷一定會把他們的恩養待遇落到實處,轉過頭,他還得老老實實把所有方案寫成條陳,上呈官家御覽批准。
慶壽殿暖閣內,郭威捧著火器監遞來的奏章細細
宰相王峻、範質、馮道端坐下首。
馮道是在淮陽王府定親宴之後才被加的同平章事銜,老爺子一度認為是官家為了安撫自己才給個掛名宰相頭銜,故作清高地上表婉拒。
郭威把他叫進宮,推心置腹談了番,馮道才喜滋滋地接受任命,成為了大周廣順二年獲封的第三位宰相。
按照排序和職權大小,馮道排在王峻和範質之後。
這三位也是大周立國之後,真正意義上享有實權的宰相。
郭威看畢奏章,遞給王峻三人。
王峻掃過幾眼,不屑撇嘴,遞到範質手中,馮道湊過頭一同觀覽。
“之前朕對火器監的運轉尚有疑慮,今日看過這道奏章,倒是豁然開朗,朱秀的一系列佈置,甚合朕意。”郭威笑道。
王峻道:“官家,朱秀要提高匠戶地位和待遇,統一安排房舍,還要劃撥田地,就連那些匠戶的家卷也要供養起來,這一點臣不認同。”
郭威看向範質:“文素怎麼看?”
範質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火器監而言,匠人才是最根本的利器。朱監正此舉有助於提高匠人們的積極性,供養家卷也是為了解決匠戶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火器研製當中,臣贊同!”
馮道捋捋須,正色道:“官家戎馬一生,定然知道火器之利對於戰場的作用非同小可。
誠如朱監正所言,火器研製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故而老臣認為,有必要加強火器監匠戶的培養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