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和李從嘉從延嘉殿西側的甬道走過,往後宮昭慶殿而去。
今早,朱秀剛吃完早飯,準備擺上麻將和潘美、吳友娣、朱武廝殺一番,李璟突然派人傳旨,召他入宮覲見。
莫得法,朱秀只能讓楊巧蓮上陣湊數,自己換了身李從嘉送來的公服,和他一起入宮見李璟。
麻將是李從嘉從涇州帶到江寧的,可惜他自己學藝不精,半年不玩把牌路規則忘得乾乾淨淨,上好一副象牙玉牌雕刻的麻將,就此放進庫房裡吃灰。
朱秀在鴻臚寺閒居無聊,讓他把麻將找出來,教朱家人打牌。
說來也怪,吳友娣不識字,學麻將反而最快,各色牌面玩過幾次就大致記住了。
朱武記性差,靠著死記硬背,也勉強入門。
楊巧蓮識字,平時也能讀讀書信,可是學起麻將來那叫一個費勁。
搞得朱秀差點就放棄了。
他看出來了,這位大嫂不是記性差,而是對於數字天生遲鈍。
一家子整日坐在花池涼亭裡打牌,不愁吃喝,歡笑聲不斷,倒也過得悠閒。
朱秀進了興唐宮一路張望,從建築風格來看,江南宮室還保留著比較正宗的唐代風格,某些細節之處與北邊,特別是近兩年新修建的宮室有所區別。
“朱兄覺得這幾座宮殿,能否展現大唐盛世風貌?”李從嘉指著不遠處的延嘉殿笑問道。
朱秀望去,咂嘴道:“賢弟要我說實話?”
“朱兄直言便是!”
朱秀正色道:“看得出貴國朝廷想極力還原當年太極宮裡的盛景,但可惜....物是人非,這興唐宮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真正的大唐盛世風貌,從來不是看宮室有多富麗堂皇,皇宮佔地有多麼廣大。”
李從嘉眨眨眼:“在朱兄心目中,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唐風貌?”
朱秀笑了笑,仰頭看看天,思索片刻,說道:“所謂大唐風貌,我認為應該由四個部分組成,缺一不可。
其一,天子統御華夏,令四夷拜服,萬邦來朝,以天可汗之名號令四方!此乃皇權正統、帝王威嚴!
其二,朝廷能以中央制地方,上令下行,政令一出各地州縣照章執行,法度嚴明,吏治清明!此乃盛世官場應有之景象。
其三,民間百姓豐衣足食,有屋所居,有田可耕,商賈安心經營,士人靜心讀書,可以練武投身疆場,熱血報國,可以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為百姓做些實事。
其四....”
朱秀頓了頓,拍拍李從嘉寬厚的肩膀,笑道:“其四,便是想想如何在安逸富足裡保持謙卑勤奮,在盛世繁華下保持警惕清醒,須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謂大唐風貌,放在整個歷史長河裡不過是曇花一現,只因它過於絢爛,才被人懷念至今。
可惜,當初有多麼絢爛迷人,如今就有多麼骯髒腐朽。
屬於大唐的時代,終究已經過去了....”
李從嘉呆愣住,站在原地不動。
朱秀笑了笑,自顧自地揹著手往前走。
李從嘉回過神,急忙追上前:“朱兄之意,我們不應沉湎於大唐輝煌,而應放眼於未來?”
“不錯!任何一個王朝,只要能做到前三點,就一定能創造一個遠邁漢唐的盛世!但只有做到第四點,才能保證盛世不衰!”朱秀語氣堅定。
李從嘉快步跟上,有些急喘氣:“朱兄認為天下終歸一統?後世王朝能創造遠超漢唐的輝煌?”
朱秀笑了笑,語氣越發堅定:“九州離亂,民生多艱,人心思安、思治,此乃大勢所趨,浩浩蕩蕩,無所能當!”
朱秀的腳步越走越快,李從嘉有些跟不上,已經小跑起來,大口喘氣,咽嚥唾沫:“朱兄認為九州將歸於大周?”
朱秀猛地停下,李從嘉一個趔趄差點栽倒,不好意思地憨憨一笑。
“六郎自號鐘山隱人,向來不過問朝政,怎麼今日突然對當今天下形勢感興趣?”朱秀似笑非笑。
李從嘉撓撓頭道:“近來朝廷對於周主派遣使臣到來一事議論紛紛,因大周立國時日尚短,不知道周主對於我朝是怎樣態度,所以朝堂上人心惶惶,只恐淮南戰事再起....
小弟雖不參與朝政,但怎麼說也是李氏子孫,覆巢之下無完卵,小弟想請朱兄指點前程!”
李從嘉誠懇地揖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