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心裡頗為感慨,這就是朝廷眾生相。
劉承右屍骨未寒,他的舊臣們已經在抓破頭地討好郭威了。
端坐御位之上的李太后死死攥緊拳頭,指甲陷入肉裡,渾身止不住地顫抖。
她對這幫牆頭草、隨風倒的舊臣們徹底死心,何謂世態炎涼,今日總算是深切體會到了。
有些朝官給出的諡號實在太過難聽,照這樣的取法,劉承右又成了比肩桀紂的殘暴昏君。
郭威都有些聽不下去了,黑重的眉頭皺了皺。
當即群情洶洶的議論聲就息弱了不少,一眾人心裡打鼓,不知道郭威究竟中意怎樣的諡號。
魏仁浦走出兩步,站在大殿正中,稽首道:“啟稟太后,微臣建議取字‘隱’諡!陷拂不成曰隱、見美堅長曰隱、不屍其位曰隱、不明誤國曰隱!”
郭威側目望去,含笑點頭。
馮道顫巍巍站起身:“老夫贊同魏學士此言,‘隱’之一字最適合不過!”
蘇禹圭、竇貞固相視一眼,趕緊各自在心裡琢磨,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郭威想要的諡號。
既不褒揚,也不明顯含有貶損之意。
對於官家之死,既不同情也不譏諷。
隱之一字,完美概括了郭威的複雜心思。
“魏學士所言有理,臣附議!”
“臣附議!”
一眾朝官彷佛得到暗示般,爭相表態,很快,萬歲殿裡的眾臣幾乎都贊同為官家取諡號“隱”!
郭威澹澹地道:“臣建議就按魏仁浦之言,為先帝取諡號‘隱帝’!”
李太后目光復雜,從一個隱字,她能隱隱覺察到郭威心中存留的恨意。
“隱”諡算是一箇中諡,表面聽起來不褒不貶,但用在此刻環境下,其實還是偏向於貶損。
無防盜
甚至有隱喻劉承右帝位不正的用意在其中。
李太后嘆道:“就依眾卿之見,定諡號為‘隱帝’吧!”
“太后英明!”
大殿內響起有氣無力地山呼聲。
朱秀跟隨眾臣行禮完畢,起身時朝魏仁浦看去。
也不知在為劉承右取諡號這件事上,魏仁浦有沒有跟郭威提前商量過。
若是沒有,魏仁浦能想到隱字,那可真是把郭威的心思看透。
定下諡號,李太后又在郭威的建議下,任命宰相蘇禹圭、太子太師竇貞固為先帝辦理國喪事宜。
劉承右的諡號、陵寢等一應事務討論完畢,接下來就該進入今日朝會最重要的議題,有關皇位的繼承人選。
所有朝臣都打起精神來,機警地時刻準備聆聽。
朱秀一邊饒有興致地觀察眾人神情反應,一邊豎起耳朵,聽站在前列的大老們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