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度府。
朱秀坐在院子裡,手拿一把蒲扇,面前放一隻爐子,爐子上架著砂鍋,鍋裡的水早已沸騰。
朱秀往鍋裡添些涼水,繼續任其燒煮,輕輕搖動蒲扇,思緒回到了宋參那臥病在床的老母身上。
回來後朱秀尋思許久,結合宋母發病之初的症狀,和目前的病症來看,她很有可能得的是壞血病。
壞血病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也不曾大規模爆發過。
西方歷史上關於壞血病的記載,也多是在大航海時期,因為長時間的遠洋航行,缺乏新鮮蔬果補給而短暫集中爆發。
在歷史上,中國人比西方人的飲食結構更加均衡些,還有飲茶的習慣,維生素族群的攝入是比較充足的,按道理不太容易患上壞血病。
但凡事都有例外,宋母或許因為體質原因,加上過去那些年,家境苦寒,跟隨宋參東奔西跑,躲避戰亂,飲食上太過單調,終究是拖累了身子,導致患病。
發展到現在,宋母身上出現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如果不及時治療,只怕時日無多。
按照朱秀的推測,假如壞血病是宋母發病的根本,那麼只有在將壞血病治癒的情況下,其餘病症才有可能治好。
可惜耽誤時間太久,宋母身體底子熬壞了,就算朱秀找準病根,也沒有把握根治。
馬三和史靈雁進到院中,馬三拎一瓶黃酒,端一碗糖漿,史靈雁拎個小布兜,兜裡有些山楂和黑豆。
朱秀檢查無誤後,將山楂、黑豆用水洗淨,各取四兩放入砂鍋,再將糖漿倒入,蓋上蓋子,用力扇風加大火力。
“小官人我來~”馬三想要接手。
朱秀推開他:“你先仔細看我做一遍,記在心裡。”
馬三以為朱秀又在傳授他什麼新技法,急忙眼睛不眨地盯著看。
砂鍋燒開再添水,一共添四道,將四碗水燒至快乾時,加四兩黃酒,煮開放至溫涼一次內服。
“朱秀你又做什麼好吃的?”史靈雁眨巴圓眼,小舌頭舔舔嘴唇,滿臉期待。
朱秀搖晃蒲扇,瞥她一眼:“這是治病的藥,你也想吃?”
“朱秀你又騙我!哪有人煮藥放糖漿的?聞著還挺香!”史靈雁說話聲清脆如鶯,用力吸吸鼻頭,臉蛋嬌憨。
“嘁~少見多怪~”朱秀摩挲下巴,眼睛不老實地在小姑娘身上轉悠。
“這副藥喝下肚可不得了!能長出大鬍子,就像你爹那樣!胸脯會變平,就像我這樣。臉會壓扁,就像馬三,頭會變禿,就像關鐵石!”
朱秀翹著腿,看著睜大圓眼驚恐不已的小姑娘,慢悠悠地道:“怎麼樣,你想喝嗎?”
史靈雁慌忙擺動小手:“我才不要喝!分明是毒藥嘛!”
馬三笑呵呵道:“小官人是在逗弄您吶~”
朱秀沒好氣地瞪他一眼。
“對了雁兒,我記得你在地窖裡藏了不少橘子、菜菔、大棗、石榴、莧菜什麼的,可還有?”
“你想幹嘛?”史靈雁後退一步,警惕地瞪著他。
朱秀將蒲扇遞給馬三,起身搓搓手諂笑道:“好雁兒,江湖救急,勻出些給我可好?”
史靈雁想都沒想,用力搖晃腦袋,兩條羊角小辮甩動:“不好!那些可都是我攢著,要吃到夏天呢!”
“是這樣的....”朱秀攬著小姑娘的肩頭,長長嘆息一聲,“說起來,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宋參宋判官你知道吧?那可是我們彰義鎮的大孝子啊....”
朱秀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一個孝子,多年來為母治病,四方苦求無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