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柴榮為後軍總管,督運糧草輜重!本帥自領中軍,史彥超、王彥超為馬軍正副都指揮使,統領騎軍護我中軍兩翼!先鋒軍先行,其餘各軍兩日後出發,不得有誤!”
眾將士領命,鄴都大軍依令而動,高舉義軍旗幟,滾滾南下!
~~~
開封皇城,萬歲殿。
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黑壓壓地站滿文武百官。
李業、聶文進、郭允明、後贊四人位列朝臣前班,權知樞密院事蘇逢吉、新任宰相蘇禹圭站在二人身後。
武將行列裡,多了不少生面孔的大將。
為首一人,身穿紫袍,佩金魚袋,身材雄武,長髯如戟,膚色黝黑,一張坑坑窪窪的麻臉。
此人正是前歸德軍節度使慕容彥超。
慕容彥超年近五十,身世也頗為離奇。
他是先皇劉知遠同母異父的弟弟,從臉貌看,似乎有鮮卑羌人的血統。
沒有人知道慕容彥超的生父是誰,他對此諱莫如深,沒有人敢多問。
廣政殿事變後,劉承右下詔令十幾個藩鎮首領率軍入京,慕容彥超是第一個響應的。
如今,劉承右加封他為左衛大將軍,擔任樞密院副使,一躍而成為官家倚重的大將。
慕容彥超身後,依次站著吳虔裕、侯益、焦繼勳等將領。
五日前,郭威放巖脫回開封,讓他帶來一封親筆信。
今日朝會,巖脫在大殿之上當堂宣讀郭威的書信。
書信寫得言辭懇切,曉以情理,大致是說臣並不相信官家會下旨處死臣,一定是有奸人陷害臣,矇蔽了官家,臣帶河北兵馬南下勤王,如果有奸人敢脅迫官家,河北兵馬一定會替官家剷除奸人。
巖脫戰戰兢兢地誦讀著,劉承右起初聽得面無表情,直到聽到那句“臣三五日當及闕朝陛下。若以臣有欺天之罪,臣豈敢惜死;若實有譖臣者,乞陛下縛送軍前,以快三軍之意,則臣雖死無恨!”時,劉承右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憤怒,嘩啦一聲把堆放在御桉上的奏章全部推下桌。
“郭威!逆賊!竟敢如此欺朕!”劉承右怒吼。
郭威書信雖然聽上去寫得恭恭敬敬,但他還是聽出滿滿的威脅之意。
“你們都聽聽!郭威盡提河北兵馬南下,他這是威脅朕,要一路打到開封,為他的家門老小報仇!”
劉承右坐在御座之上暴跳如雷,蘇逢吉抬起眼皮看了眼,深深嘆息,官家這個樣子,哪裡有半點皇帝尊威,像個氣急敗壞的頑童而已。
金殿之上眾臣噤若寒蟬,沒人敢說話,生怕官家的怒火燒到自己身上。
李業、聶文進四人相視一眼,各自眼裡都充滿憂慮。
他們可是聽得清清楚楚,郭威信中說了,如果能把殺害史弘肇、楊邠和郭家滿門的兇手、奸人綁縛軍前,或許還有得商量,否則大軍怒火難消,等到兵臨開封城下之日,說什麼都晚了。
信中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明顯說的就是他們四人,再加上一個開封府尹劉銖。
李業滴熘熘打轉的眼睛裡閃過些許驚恐,鄴都大軍還是南下興師問罪,是他之前沒有預料到的。
劉承右滿腔怒氣,望著殿中黑壓壓一片朝臣,卻沒有一個敢說話之人,越發惱火了。
經過連番清洗,如今朝堂上站著的,已經沒有與輔臣派系交往過密之人,最起碼也是之前的中立派,才能在李業等人的屠刀清洗下僥倖活命。
朝廷之上,劉承右覺得自己的皇帝權威達到頂峰。
可惜很快,他又發現新的問題,真正可堪大用的臣子,放眼望去竟然找不出幾個。
特別是在軍事上,既能保證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統率禁軍為他抗擊河北大軍的戰將寥寥無幾。
慕容彥超、侯益、焦繼勳等人,擔任藩鎮節度使多年,行軍打仗的本事還算不錯,可堪一用,但若是把兵權交給他們,劉承右又不太放心。
李業、聶文進四人足夠忠心,但卻沒什麼打仗的本事。
兩相比較,也就吳虔裕、慕容彥超比較適合擔任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