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劍眉微挑,目光灼灼:“願聞其詳。”
朱秀神情凝重,依次伸出幾根手指,沉聲道:“其一,便是四大顧命重臣。
宰相蘇逢吉、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史弘肇、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楊邠外加郭樞密,四人受先帝託孤之重,乃國朝分量最重的四位重臣。
官家想要親政掌權,四人便是必須要跨越的大山,矛盾天然存在,難以避免。”
朱秀看著柴榮,正色道:“這便是官家百般藉口,也要從郭樞密手中,拿走天雄軍兵權的原因。郭樞密執掌中樞機要軍務,如果再掌兵權,一來不符合國家法度,二來權勢過重,官家難以心安。”
柴榮攥拳,目瞳裡閃過幾分惱意,低喝道:“話雖如此,但父帥剛剛平定李守貞之亂,回朝便被官家用一出明升暗降的戲碼奪了手中兵權,對父親處處提防,如此不信任,令人心寒。
父帥若有異心,當初在蒲州剿滅李守貞後,攜大勝之威,號令關中十餘萬兵馬,就算不願回開封,官家也無可奈何。
父帥一片赤誠忠心,坦蕩無愧,卻要遭受朝堂之上一幫小人的構陷汙衊,我身為人子,實在為父親感到不值!”
朱秀笑道:“柴帥放心,朗朗青天終將不會為汙穢所染,是非黑白,天下臣民都會看在眼裡。
郭樞密交出天雄軍兵權,可以緩和與官家的矛盾,讓汙衊小人的謊言不攻自破,乃是以退為進之策。”
“可是天雄軍乃父帥心血,也是父帥手中最可靠的一支兵馬,一旦有失,憑何立足朝廷?只怕將來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柴榮“嘭”地一拳砸在桌案上。
朱秀笑道:“柴帥別忘了,接任天雄軍節度使的,乃是臨清王、太尉,高行周高老將軍。這或許便是郭樞密與官家之間達成的默契。”
柴榮一怔:“你的意思是....”
“高行周戰功卓著,在軍中有莫大名望,其人生性篤厚謹慎,與郭樞密交情匪淺,又一直對朝廷表現恭順,所以把天雄軍交給他,郭樞密和官家都能放心。
高行週年邁多病,如今高家多由其子高懷德做主。高懷德其人性情如何,想必柴帥不陌生。
可以這麼說,天雄軍交給高氏執掌,只是一時權宜之計,郭樞密、官家、高氏對此心知肚明。
郭樞密願意交出天雄軍,表明他並非貪戀權位,願意讓權,支援官家親政,掌控朝局。
高家接掌天雄軍,也不會生出趁機將天雄軍兵權收入囊中的想法。
依我推測,等到時機成熟,郭樞密會主動請辭樞密使職務,官家也會讓他外放藩鎮,帶兵坐鎮河北之地,為開封屏障。
所以說,這次郭樞密丟掉天雄軍兵權,看似是因為功高震主,引起官家猜疑,實則是明哲保身之計。
此後四大顧命重臣裡,郭樞密再也不是官家的首要眼中釘了,反而能在開封更加自在些。”
朱秀侃侃而談,端起茶碗一飲而盡。
柴榮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恍然道:“原來如此,我還一直擔心官家奪去父帥手中兵權,是想為下一步,徹底除掉父帥做準備。
聽你這番分析,倒是叫我心中困厄解消,落個心安。”
柴榮嚯地起身,朗聲大笑數聲,舒展胸中鬱結之氣:
“罷罷罷!既然開封容不下我們父子,不如回到鄴城領軍,此後為一藩鎮,為國守邊,專心對付契丹人,也不枉一世大丈夫七尺之軀!”
朱秀笑笑,心中卻嘆了口氣。
郭威失去天雄軍,對劉承祐的威脅大大降低。
劉承祐的火力打擊著重點,也會從他身上轉移到史弘肇、楊邠等人身上。
可同為顧命大臣,兔死狐悲,一旦史弘肇、楊邠等人有失,郭威又如何能夠倖免?
從史載來看,其實劉承祐最想弄死的根本不是郭威,而是史弘肇和楊邠。
郭威後來的遭遇,嚴格來說算是受到二人牽連。
也正因為如此,改變了整個天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