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鉉近來日子過得不錯。
他以徐茂才為化名撰寫的文章,得到報社重視,基本上每隔兩三期,就能見到他的文章登上頭版主面,作為當期報紙的核心讀物。
作者徐茂才,成為安定縣城一位不大不小的名人。
相應的,他的稿費也是水漲船高,加上擔任週末兼職編輯賺取的薪酬,足夠他和李從嘉在縣城過上相當體面的生活。
就算每週在泰和樓吃三四日也綽綽有餘。
徐鉉在一個月內還清拖欠的房費,還請邸舍跑堂的大小夥計,幾位廚房大師傅,一起到泰和樓搓了一頓,還給後灶房的幫雜大嬸每人送了五十文錢紅包,感謝他們近段時間對李從嘉的照顧。
徐茂才和他的外侄李嘉,一下子從邸舍眾人口中的老賴,搖身一變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原本打算單獨宴請邸舍掌櫃,可堂倌頭子胡廣嶽說掌櫃實在太忙,無暇分身。
反正自從住進邸舍後,徐鉉就沒見過掌櫃,只知道是一位異常忙碌,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
邸舍裡的人都知道有掌櫃這麼個人物,但真正見過的,只有胡廣嶽和其他幾個堂倌,還有後灶房的幾位大師傅。
徐鉉猜測,這位掌櫃說不定也是公門中人,經營邸舍不過是副業,真正的職業應該在官府之內。
在安定縣城,盛和邸舍的規模不算小,也從沒聽說與別人有過糾紛,更無人鬧事。
想要做到這些,掌櫃必定是一位有相當能量的人。
徐鉉暗暗琢磨,如果能結識這位掌櫃,一來可以向他打聽有關四有先生的下落,二來可以找門路,看看有無可能救徐彪等人脫困。
還有一事令徐鉉感到困惑,邸舍眾人對於能夠去泰和樓吃席,好像並不太感興趣。
泰和樓的許多新式菜餚,連徐鉉和李從嘉也是第一次見,可上次吃席時,胡廣嶽竟然看一眼菜式就能說出名目來,看樣子不像第一次吃。
徐鉉沒跑過堂,不知道做堂倌能掙多少月錢,從盛和邸舍的生意情況看,胡廣嶽應該能掙不少,但也不會奢侈到去泰和樓吃席的地步。
還有後灶房的總廚,對泰和樓的菜式經常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態度。
原本徐鉉認為老師傅是因為同行冤家的緣故,又或是羨慕泰和樓廚子的高薪。
後來老師傅有一日來了興致,做了一道水晶肘子,李從嘉偷偷夾帶了些帶給他嚐嚐,味道比之泰和樓竟然分毫不差,像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
水晶肘子也是泰和樓的名菜,深得李從嘉歡心。
一個邸舍灶房廚子,竟然能做出泰和樓名菜,徐鉉和李從嘉感到非常震驚。
難怪老師傅提及泰和樓時口氣頗大。
徐鉉和李從嘉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師傅和泰和樓的大廚,還真是師出同門。
他們都是經過朱秀親自培訓,嚴格考核後才得以出師的。
老師傅原本在泰和樓做大廚,後來因為脾氣硬臭了些,經常與客人發生爭吵,便調離崗位。
剛好盛和邸舍開業,缺少灶房總廚,便讓他出任。
邸舍灶房對菜式要求不高,也很少有客人挑刺,老師傅幹得輕鬆愉快。
整個邸舍,真正知道朱秀身份的,也只有老師傅和胡廣嶽。
所以嚴格意義上,徐鉉和李從嘉在邸舍飯堂吃飯,跟在泰和樓吃飯,沒有本質區別。
今日,徐鉉又領了一筆豐厚稿費,特地到廣和商鋪買了些糖果點心,留給李從嘉一些,剩下的他帶著去找胡廣嶽。
胡廣嶽正在一樓大堂,召集幾個夥計開會,匯總半月以來,從各地商旅身上搜集來的情報,整理以後準備上報。
這幾個夥計和胡廣嶽一樣,都是藏鋒營發展的情報人員,算是邸舍的核心成員,在彰義軍都是掛了名的,算是有編制的堂倌。
“胡老弟!”徐鉉拎著禮盒熱情地喊了聲,進到大堂裡。
胡廣嶽沒想到徐鉉這個時候會來找他,急忙使眼色,讓手下人把文書材料統統收走。
“你們這是在....”徐鉉見幾個夥計抱著一摞書冊紙頁快步離開,有些疑惑。
胡廣嶽乾笑道:“閒著沒事,弟兄們找點樂子,看看畫冊什麼的....”
胡廣嶽擠眼睛,笑得很是猥瑣。
“...噢....噢噢!”徐鉉愣了愣,才反應過來胡廣嶽口中的畫冊是什麼意思。
徐鉉尷尬地有些臉紅,站在原地有些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