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五代第一太祖爺 > 第一百零七章 鹽廠偶遇

第一百零七章 鹽廠偶遇 (第1/2頁)

朱秀按照原定計劃,來到陽晉川鹽廠視察工作。

鹽廠已經全面恢復並且擴大生產規模,目前日產量在一千八百斤左右,正朝著極限生產力日產兩千斤邁進。

遷移戶的迅速增加,為涇州帶來大量勞動力。

除掉分得田地在家務農的一批,還有大量優質青壯勞力被鹽廠、新設立的水利施工隊瓜分。

這些都是節度府組建的官營產業,所有人員登記造冊,按月按勞領取報酬。

其中鹽廠絕對是青壯擇業的第一選擇,整體薪酬水平在涇州民間首屈一指。

只是鹽廠招工不分男女,擇優錄取,還要經過多番考核,目前已經趨近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

從軍當兵是涇州另外一個熱門行業,只可惜朱秀本著精兵簡政的原則,取消各縣鎮兵制度,轉為地方團練,其中大部分人手歸鄉種田,精壯者經過考核,一批補充入牙軍,一批轉為隸屬於縣衙管轄的治安警捕隊。

中唐以來,京畿地區的治安由金吾衛和街使以及街使下轄的徼巡負責,後期金吾衛漸漸有名無實,缺乏兵源,治安權責以街使為主,招募軍卒充任。

以往鎮兵的存在,一方面為了維護地方治安,一方面彈壓地方維護節度使權威。

經過良原縣李光波率領鎮兵為惡事件後,朱秀深覺鎮兵的存在弊大於利,嚴重侵犯縣府權力,把持地方財源,為禍不小。

結合中唐以來的街使制度,和後世兩宋年間的巡檢制度,經過慎重考量,隸屬於地方縣府管轄的治安警捕隊應運而生。

目前來看,將治安管理權交回地方符合實際情況,一些弊端只能在實踐中慢慢摸索祛除。

當初朱秀為史匡威設計的振興三步走戰略,改革內政清理吏治是重中之重。

農商經濟的良好運作,離不開高效合理的吏治管理。

也多虧涇州遠離開封,關中又陷入戰亂,朝廷鞭長莫及,朱秀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對彰義軍下轄州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節度府各項賦稅收入裡,鹽廠目前佔據絕大部分。

除掉每月供應本州的兩萬斤鹽,還有近四萬斤可供交易。

邠州人口銳減,私鹽收入也逐漸減少,畢鎮海的生意重心,已經轉移到了寧州、慶州、乃至更遠的坊州。

涇州白鹽質量高,價錢實惠,在關中一帶形成口碑效應,坊州的保大節度使、耀州的順義節度使也不斷派人與畢鎮海私下接觸,希望可以從涇州定期購買白鹽。

畢鎮海坐鎮邠州,生意範圍已經輻射半個關中。

鹽廠對於彰義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廠長一職由朱秀親自兼任,日常管理則交由幾個靠譜的吏員。

近來岐州戰亂不息,有近千戶百姓逃入涇州避難,鶉觚縣令沈學敏上報求助,朱秀便讓關鐵石率人趕去協助安置。

只帶三五隨從,朱秀在鹽廠轉悠一圈,各處作坊忙忙碌碌,生產有條不紊,一切工序和管理都照章執行。

跨上灰驢子,準備回辦公區休息會,再派人去改造場叫回史向文,然後一塊回縣城。

迎面走來幾人,是改造場管事渾和尚,還有幾個看守。

兩個看守抬著一副擔架,擔架上躺著一個人,渾身大部分裹纏紗布,像是受傷不輕。

渾和尚遠遠瞧見朱秀,趕忙走近,抱拳行禮道:“拜見少使君!”

最新小說: 幽魂共鳴 遮天之東皇太一 超神學院之陰陽雙子 火影之死神之鐮 HP法蘭絨療法 hp逃離之歌 開局就和初戀領證 不養豬,就去死 前妻殉情,剛重生我就撕了離婚證 北宋小丫鬟 太子妃娘娘每天都想假死 嫁給男主的舅舅 小京官之女養家日常 帶百億物資,在70年代風生水起 快穿身為普通人的我被系統捕捉了 成為反派的第十六房小侍(女尊) 我為反派的愛情出謀劃策[無限流] 春閨思 皇後善謀 穿書後夫君竟是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