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縣城,薛家大宅。
一名年輕男子跪在堂中,恭恭敬敬磕頭。
薛修亮急不可耐道:“趕緊說,你在陽晉川打探到什麼?朱秀一夥人,是不是躲在那裡採鹽?”
男子忙道:“二老爺英明,陽晉川已變成一處大工地,還建起許多鹽倉!”
“可惡!當真如此!”薛修亮氣惱地狠狠拍桌,“陽晉川一帶有滷鹽礦,但滷鹽有毒,難不成他們掌握了滷鹽脫毒的技法?”
男子小心翼翼地道:“如今,節度府對外宣稱,在陽晉川鑿出鹽井,汲取滷水製鹽....”
薛修明穩坐不動,沉聲道:“你潛入陽晉川已有十日,可親眼看見他們鑿井取滷水?”
男子搖頭:“不曾。”
薛修明皺眉:“這十日你都在裡面做些什麼?”
男子咽嚥唾沫:“搬石頭....”
“什麼玩意兒?”薛修亮以為自己聽錯了。
男子苦著臉:“大爺二爺面前,小人哪敢說謊!小人到陽晉川做工十日,每日干的活就是搬石頭。”
薛修明道:“十日時間,足夠你四處走動,把你看到的、聽到的都說出來。”
男子使勁回想,還是茫然搖頭。
“廢物!十日工夫,你連個屁都沒探聽到?”薛修亮暴躁地喝罵起來。
男子哭喪著臉,拱手道:“陽晉川那鬼地方與別處大不一樣,看管森嚴,連上茅房都要報備。像小人這樣新來的工人,只能從搬石頭幹起。裡面有好幾個不同的作坊,還有什麼採挖隊、搬運隊、鍋爐隊....不同的作坊、生產隊之間禁止走動,幹活時嚴禁相互攀談....
負責鹽包入倉的,要麼是牙兵,要麼是牙兵親屬,還有不少本就是史家的佃農出身,外人連鹽影子都瞧不見....”
男子想到什麼,急忙從懷裡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雙手捧過頭頂:“這是小人從陽晉川帶回來的,進出工地都要搜身,裡面的東西,只有這個能帶出來。”
薛修亮一把奪過,只見印刷毛糙的小冊子上寫著一行蒼勁小字:陽晉川鹽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規範。
“這....這又是何?”薛修亮翻開,內容不少,文字全都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排列,分門別類,逐級逐條的書寫分明。
薛修亮強忍不適應,瞪大眼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看。
“一,總則: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全體鹽廠生產員務必詳細閱讀、學習本規範....
二,各生產隊、各作坊管理條例....
大哥,這不文不白的玩意到底是什麼意思?”
薛修亮看的頭大,越發惱火了,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腦子只是個擺設。
薛修明接過手冊,陰沉著臉翻看。
他仔細看過幾條目錄,許多詞句讀起來覺得彆扭,但意思還算淺顯直白,讓人聽了稍加琢磨,就能明白其中意思。
這十來頁的安全生產手冊,就是陽晉川明面上的條條框框。
薛修亮怒斥道:“你在陽晉川十日,除了搬石頭,還做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