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趙匡胤更驚訝了,將信將疑,想不到朱秀在天雄軍竟有如此地位!
這少郎究竟是何來歷?
朱秀微微一笑,也不作解釋,找店家討來紙筆,當場研磨,洋洋灑灑寫下一封詞藻華美的介紹信,直把趙匡胤誇的天上僅有,地下絕無,乃當世堪比周勃、李勣的將帥大才!
“這....賢弟如此誇讚,愚兄如何敢領受?慚愧慚愧~~~不過賢弟這筆字當真有風骨,叫人眼前一亮!”
趙匡胤接過書信瀏覽一遍,不由老臉一紅,面龐有些灼燙。
二十出頭的趙大郎,此刻還是一位淳樸厚道的有志青年,面對這通篇盛讚,有些難為情,不好意思接下。
朱秀面不改色地道:“趙大哥此言差矣!小弟所寫,句句發自肺腑!這些,不過是趙大哥的真實寫照而已!似趙大哥這般文韜武略的麒麟之才,窮盡言詞也難以切實描繪!”
“....賢弟謬讚了!愚兄愧領!”
趙匡胤呼吸都急促了幾分,面龐泛紅,從小到大,還未有人如此誇獎過他。
那位襄陽城外,法相寺裡的老法師,也只是給了他“人中翹楚,或為一世豪雄”的評語。
史匡威黑著臉,直犯惡心,鄙夷地撇嘴。
趙匡胤有沒有才能他不知道,但是朱小子絕對是個沒臉沒皮的!
當即,趙匡胤讓康姓店主再上些酒肉,擺滿一桌,和朱秀史匡威痛飲大吃,暢談直到深夜。
趙匡胤在自己落腳的邸店裡,又包下兩間房,讓朱秀和史匡威歇息。
翌日一早,三人在洺州城外道別。
“史節帥、朱賢弟還請留步,某告辭了!”
朱秀笑著揖禮:“今後趙大哥高升,小弟就全靠趙大哥照拂了!”
趙匡胤朗笑道:“賢弟舉薦之情,愚兄永不相忘!今後你我既是同僚,更是袍澤,當以兄弟相交!”
“哈哈~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朱秀滿面春風,順勢深躬揖禮。
“賢弟快快請起!”
趙匡胤忙將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賢弟去往濠州尋親,萬事小心,早去早回,愚兄將來在鄴都等你!”
朱秀咧嘴笑了,重重點頭。
又多了一份香火情,這樣等將來跑路回來,請求柴榮原諒時,或許又能多一個幫他說情的人。
南邊雖然安穩,卻終究沒有前途,為長久計,他將來還是要想辦法,迴歸中原王朝。
“告辭!”趙匡胤跨上馬,一抱拳頭,揮鞭躍馬往北而去,一路疾馳、一路風塵。
朱秀遠遠眺望,嘴角情不自禁地咧了上去,眉頭飛揚起來。
公元947年,大漢天福十二年秋。
我在洺州遇見一個叫趙匡胤的年輕人,我用一場談話,一封介紹信,為他迷茫的人生指明道路,此去,他將開啟嶄新的人生,成就一段傳奇!
而我,也即將踏上南下之路....
朱秀微眯著眼,雙手揹負在身後,任憑瑟瑟秋風吹拂衣袍,充分享受這歷史時空交錯的偉大一瞬間....
忽地,朱秀只覺後脊背發涼,一轉頭,發現史匡威以一種難以言明的詭異眼神,似曖昧、似陰險、似兇殘,直勾勾地盯著他。
“....”
剎那間,朱秀渾身發涼,有些怕怕,故作鎮靜道:“鄴都已近在咫尺,我們還是早日上路吧!”
史匡威咧開大嘴,摸摸短硬的寸頭,顱頂刀疤有些猙獰。
“對,趕路要緊,走!”
朱秀望著他騎馬往前跑,趕緊爬上灰毛驢,兩腿夾了夾,催促灰毛驢跟上。
總覺得老史今日有些奇怪,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