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票榜捉急啊,掉到第六名了,後面追得很猛,前面跑得很快,就我們增長緩慢啊!求大家手中的月票!今日三更!】
臭美嘛,每個男人,尤其是熱戀中的男人,最容易患的通病。何小康本來嘴巴就沒有把門。再加上這一陣跟方大美女談得是水深火熱。哪裡能夠藏得住一點事情?
秦川答應給他改論文,介紹放到《預防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事情,早就讓全世界都知道了。
“秦川跟我說了,不但給我把論文修改好,還答應給我投《預防醫學雜誌》,秦川是什麼水平,你還不知道麼?上一次,人家雜誌社編輯特意找他,要將他的論文放到封面宣傳。最好的論文!我這論文要是也能過發表。絕對比那什麼十幾篇普通期刊的論文要好得多。看有些人以後還敢在科室裡面唧唧歪歪的麼?”何小康中午還真請秦川與蔣玲玲去金玉食府吃飯了。中午喝了一點小酒,回來這傢伙就滿世界新聞聯播了。等下午下班的時候,差不多整個中心醫院都知道了。
吳曉明自然也不例外,聽了之後很是不屑,腹誹了半天:“真以為什麼斜瓜裂棗都能夠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論文麼?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什麼德行。我還就不信了,秦川就這麼厲害,隨便一篇論文,就能夠{一本讀}{小}說 3.ybdu放到國外期刊上去發表。”
吳曉明對秦川一直是不服氣的,但是上一次被秦川一篇國外期刊封面論文壓得死死得。心裡別提多不爽了。這事情放到誰頭上,都不舒服。辛辛苦苦像建築工一樣搬磚頭,搬了大半年。人家坐在空調房裡,每天看看報紙喝喝茶,順便調~戲一下辦公室裡的小美眉。結果到頭來。工資不如人家一個零頭。吳曉明一直抱怨國內的風氣不好,幹什麼都認sci,太崇洋媚外。國內期刊十多篇不如國外期刊一篇。這樣的風氣之下,國內期刊怎麼可能好得了。好文章誰會放到國內期刊發表呢?他就是不想想,要是國內期刊都像國外期刊一樣的地位,那以後人人都像他一樣。風氣就能好得了?
科室裡其他人的想法可就跟吳曉明不一樣了。急診室都是一些小年輕,都馬上會面臨評職稱的事情。雖然醫院論文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隨著中心醫院向科研型醫院轉變,以後論文的重要性會越來越明顯地凸顯出來,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
本來像吳曉明這樣的能夠寫文章的醫生在科室裡面是非常受歡迎的。但是吳曉明總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加上工作上也是眼高手低,科室裡的人個個看著他都想繞著走。秦川就不一樣了,醫術高明,這一點整個科室的人一致公認。寫論文更是高出吳曉明一個層次。兩個人發表的論文的質量上也是立見高下。最重要的一點,秦川踏實肯幹,和科室裡的醫生護士打成一片。所以兩個人之間的差距自然非常巨大。
聽說秦川肯給何小康改論文,還介紹發表到《預防醫學雜誌》上去,所有馬上就面臨評職稱的醫生們,立即動了心。
何學東評中級職稱已經很多年了,一直想評副高,但是參評的時候。總是比別人條件差了一點。到了他這個年齡,沒評上副高就有些尷尬了。
秦川一走進科室。何學東就很是熱情的將秦川拉到一邊。
“小秦啊。你到科室來了這麼久。一直沒請你吃飯。心裡有些過意不去。聽說基建街那邊剛開了一個生態活魚館,味道很正點,要不我們下午過去嚐嚐?”何旭東很是熱情地說道。
“何大夫,有什麼事情就直說吧。吃飯就免了。我都好幾天沒回去了,今天必須得回家去吃飯了。家裡兩個老人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呢。”秦川說的也是實情。
不過雖然沒回家,秦川卻是每天都有好幾個電話回去。家裡說是一切正常。但是冰凍這麼嚴重,還能正常到哪裡去?
這兩天市裡的供電也受到了影響。很多商場都是靠發電維持。不過生意反而比平常好。說來也很有意思沒,沒有了電,沒有了網路,也沒有了電視。很多人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打發時間了。晚上一大堆的人往有電的地方走,結果就是買了一大堆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幾回的東西。
何學東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今天這行為確實有些臨時抱佛腳了,好在平時的關係還算融洽,偶爾也一起搓過,“那好,還是家裡重要。”
何學東反倒有些不好說自己的事情了。
秦川似乎看出了何學東的為難:“何大夫是不是想問論文的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你要是寫好了論文,我學習學習你的大作,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學習機會。你要是需要發外文,我也可以幫你翻譯一下,我的英語水平還過得去,翻譯一篇論文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不過只限於咱們科室,別的科室我也愛莫能助了。”
“那是,那是。小秦,沒想到你這麼仗義啊。這人比人,就是不一樣。”何學東很是感激,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秦川也不是一味的當老好人,並不是誰的要求都會答應。另外,能不能發外文,也要看別人的論文水平怎麼樣,實在發不了,秦川不會去管。有些事情是沒辦法的,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你就得去適應,適應也是一種能力。國內習慣上發一篇論文,總是會掛一大堆的名字,.文掛名字,在學術上算是一種潛規則。所以上一次,秦川發的論文中也將科室裡面大部分人的名字掛了上去。這一次,秦川答應給科室的同事修改論文、翻譯論文,並幫著他們投稿,雖然不能獲得什麼直接好處。秦川也不可能去要什麼好處。但是間接上會收穫很多。
下午的時候,秦川準時下班,將蔣玲玲送回家之後,便徑直回了家。
家中黑幽幽的。老秦與秦川媽媽坐在茶几前幹著自己的事情。茶几上擺了一盞燈。很有意思,直接就是一個碗,裡面放了一條用棉布編織成的燈芯,裡面估計用的是植物油。煙有些濃,燈光卻很昏暗。黃暈的燈火在暗夜中搖曳。
“吃飯了沒?我給你去弄點吃的。”秦川媽媽關切地問道。
“停了幾天電了?”秦川問道。
“沒停幾天。咱們這是城市,怎麼可能會停多久?”老秦立即說道。
秦川笑了笑。老秦這話可騙不了他。那碗上面的煙垢可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形成的。秦川開啟了手機電筒模式,走進廚房,結果看到廚房裡冰冷一片,一擰水龍頭,龍頭沒有水流出來。
“水也停了啊?”秦川衝客廳裡說了一聲。
“外面水管結冰了,用水得到外面去取水。消防栓那邊還能出水。”老秦說道。
秦川可想象,老秦提著桶子跑到樓下,然後還要走出幾十米遠,到消防栓取了水。再艱難到爬上五樓。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要去這麼遠取水。秦川鼻子一酸,眼睛有些熱乎乎的東西想要滴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