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的情緒無比的悲觀!
他似乎很早就感受到了,自己跟海頓,跟莫扎特之間的不同!
明明開頭給予的是那麼的輕巧,但是卻可以非常清晰地從這一股輕巧之中,聽到了那一抹悲傷。
這,便是整體的一個鋪墊!
從第一首,到第三十二的一個鋪墊!
明明是獻給海頓與莫扎特的,但是卻沒有任何一顆音,像是海頓與莫扎特所演奏的作品!
充斥著濃烈的戲劇性!
甚至可以從中聽到,貝多芬那愁眉不展的面容。
簡潔,無比的簡潔!
織體簡單,簡潔緊湊的形式以及典型的貝多芬手法!
無比的細膩!
簡潔的手法,幾乎達到了最高的限度!
主要動機支撐起這一部作品,最為強大的支配力量!
整個樂章之中,充斥著莊嚴,激情,興奮!
強而有力且無比堅毅的果決!
這種表現力,在莫扎特以及海頓的作品之中,幾乎看不見!
這也就意味著第一首作品,貝多芬便已經確定好了他之後的風格!
他之後,強大且無畏的風格!
音樂的感覺,在所有人之中快速飄過!
不管是誰,他們的表情都僵住了!
很少聽古典音樂的人,只是衝著何深來的人,他們表情是最柔和的!
他們聽著何深的演奏,不由得愣住,整個人陷入在何深對於音樂的理解之中,無法自拔!
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
他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覺,感覺古典音樂,那麼的好聽!
那些經常聽音樂的人,也不由得愣住。
他們這些人聽古典音樂多了,神級現場也聽了不少。
就比如說巴倫博伊姆,他的貝多芬詮釋的就非常漂亮!
那些大神的那些神級現場,大家又不是沒有從唱片之中聽過。
但是像今天這樣,在現場聽一次,這種近距離感覺音樂的靈魂,還是第一次!
何深演奏的感覺,有一點觸動了他們!
而那些作為專業樂評人,專業古典音樂公司裡面負責寫稿子的人,他們看著何深音樂的詮釋,表情也比較僵。
他們感覺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在他們的想法之中,何深四年前演奏的肖邦很不錯,這四年他應該不停地演奏肖邦,為什麼會想要演奏貝多芬的32首全部鋼琴奏鳴曲?
這怎麼可能?
何深演奏的水平,一定比較一般,肯定不是特別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