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相本不知道該往何處,見慕雪兒如是說,也很心動,便說道:“看你家人怎說,我也想去外面看看。”
二人到了慕家在西鹿的遙星商行,見到慕雪兒兄長暮連城。
慕連城年約二十,很是英俊,雙目炯炯,面露微笑。
見慕雪兒到來,頗為吃驚,聽了慕雪兒經歷,慕連城便數落了幾句。
但他深愛其妹,見其無恙,很感欣慰,在慕雪兒幽怨眼神的注視下,便將目光轉到陸相身上,衝他一抱拳:“小俠仗義出手,救助小妹,這裡先行謝過。”
慕連城聽了陸相經歷,又見其將妹妹安然無恙送到自己身邊,很是感動,而且陸相小小年紀,更是不易,便一口答應了慕雪兒的請求。
慕雪兒本想再玩上幾天,但是慕連城怎會讓妹妹胡鬧,便不顧慕雪兒一再請求。
第二日,便吩咐了隨自己來到西鹿的兩位四十來歲武者,元泰來和元未滿兄弟,要他們將慕雪兒二人安然送返仰星家裡。
在慕連城毫不給予慕雪兒機會胡鬧的情況下,尋父不遇的陸相隨同慕雪兒及元氏兄弟走上了前往仰星的路。
慕雪兒讓陸相隨她一同坐馬車,陸相不禁想到酒樓道士之語,慌不迭地拒絕了。
還說自己與元氏兄弟騎馬,正可向他們請教武功,這是陸相拒絕慕雪兒的理由,但是陸相也真正想向二人請教一番。
因為自己的經歷,陸相已經逐漸遠離了他走出箐頭時夢想,掙錢的想法已經不再有,便連攻讀科考的想法也逐漸遠去,不自覺地,陸相在心底已經開始嚮往武者乃至修道之路。
很快出了西鹿,陸相在行路途中開始向元氏兄弟請教許多武功方面的問題,他打定主意先將武功練好,如能修道,自是最好,如若不然,也可憑一身武藝行俠仗義。
元氏兄弟本是慕家供奉,到慕家已有十多年,自小見慕雪兒長大,打心裡喜愛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姐,因知曉陸相救助了小姐,又見陸相多禮,對陸相的問題自然悉心指教。
陸相所詢問的問題,只是一些武人本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他只是隨饒海義習練了幾個月武功,饒海義大咧咧的性格,也未悉心教授陸相。
但陸相也知道武功是每一個人的獨特的技能,所以並未向元氏兄弟問及什麼隱私技法。
陸相從他們那裡學到了身法的運用技巧,才知道縱身一躍幾丈並非難事,經過元氏兄弟講解,陸相恨不能馬上將領悟的技法使用出來。
夜裡,當幾人在客棧安頓下來後,陸相便迫不及待地朝野外而去。
在一片林邊,陸相將氣團之氣運轉至雙腳,縱身一躍,已然到了十丈開外,陸相吃了一驚。
陸相以前見趙魯生一躍只有兩三丈,即使凌儒林也只能一躍七八丈。
而自己初學便能十丈開外,難道自己真的天賦異稟。
練了一會,陸相已基本掌握了輕身功法技巧,此時他才知道自己往日反覆奔走是何等的可笑,他修練了近一個時辰,他已能將輕功身法大致掌握,打算回客棧休息。
在回返客棧之際,陸相想著自己學武的經歷,很是不解,自己學武時間還不滿一年,但是為什麼成名十多年的武者自己也能震退。
靜靜想著自己學武的經過,陸相總算想到了關鍵所在,應該是師父黃仕璀給自己內功心法的問題。
回到客棧,陸相急急開啟師父所給的另外一卷並未修練的內功心法,一看之後,陸相才發覺,這捲心法與最初師父所給的“精氣訣”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卷“陽火神功”修練之初便是將氣行丹田,完全不需要氣運經絡,所修之氣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陸相試著依照“陽火神功”修練,發現只有一絲自己幾乎感覺不到的熱氣,還未到達自己的氣團便已不見。
知道這卷“陽火神功”自己應該已經不用修練,便將之放回自己的小包袱內。
當摸到一個硬硬的小物,陸相才想起,這是趙魯生師父給自己的那個小葫蘆一樣的東西,他幾乎已經忘了這個小葫蘆,想著師父離別時交待的話,陸相打算驗看一番。
小葫蘆只有嬰兒小臂大小,葫蘆口空空,不知是何物打造,拿到手中,幾如無物。
陸相對著燈光細看也看不出什麼所以,在桌上輕敲也沒什麼反應,想著自己氣團之力的不凡,陸相運力一衝,只聽到一聲輕鳴,便又毫無動靜。
陸相無奈地將之放回小包袱內,便在輾轉中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