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秦國如日中天,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嬴政在,那個威加各國的男人在!
這世上豈有如此勤勉的君主?一日批閱一百二十斤以上的奏摺?這世上豈有如此有威嚴的君主,能威壓羅網,兵家,儒家,法家,陰陽家等各大諸子百家為自己效力?
想想如今的嬴政已然要一統天下,而自己還是那個太子,再想想當年大家還在一起在他國為質子的日子,燕丹便是心性再好,也不免失落。
只要嬴政死了,燕國就還有最後一絲希望!
如果嬴政死了,還有誰能壓服秦國內的各大勢力?
如果嬴政有什麼弱點的話,那一定是後繼無人了。
據說他的長子扶蘇為人恭孝至極,謙和有禮。
燕丹在心底冷笑一聲。
在帝王家,這些形容翻譯過來就是為人異常迂腐,而且親近儒家,同時性格異常軟弱,要是讓扶蘇登位,儒生作亂,秦國必然內亂,屆時燕國未必沒有一雪前恥的機會。
亂世需用重典,豈有心慈之人能某國而得以不滅呼?
縱觀春秋戰亂到如今,可有?
縱觀古往今來,可有?
儒生的話雖然好聽,可卻治不了國呀。
思及此,燕丹又不禁為自己感到狼狽不堪。
一個以帝王大業為己任的男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居然要靠這種上不得檯面的魍魎把戲來暗算他人,而且重要的不是嬴政的死,而是寄希望於他的繼承者能讓秦國政治混亂。
這何其可笑?
真正能讓燕國免於滅亡的,難道不是大力發展燕國本身嗎?
可燕丹知道又如何?
燕王喜答應嗎?
燕國的權貴們答應嗎?
那些燕國的權貴們好像都瘋了一樣,壓制,欺凌百姓,排擠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對上欺瞞,對下殘忍。
最近被他多次讚揚的燕國大力士“大鐵錘”,最近也因能力出眾而被暗算,被晏懿要求舉起盛滿了熱油的青銅鼎。
思及此,更是將燕丹氣的怒不可遏,但在酒宴上,還是被他壓抑住了,繼續強顏歡笑。
不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燕丹回房那個,罕見的發了一通脾氣,一個人將自己鎖在屋子裡,就連緋煙都不見。
砸了幾個杯子,但很快就恢復如初。
運轉內力將一切的痕跡不著邊際的抹掉,彷彿他們從來沒有出現過。
燕丹恨吶!
他也有兼濟天下之心,拯救蒼生黎庶與水火之願,為此他一次次的放下身段招攬人才,為此四處奔走,聯絡盟友,他的決心遠比他人看到的要堅決,如果他當政,嬴政批閱一百二十斤奏摺,他就批閱二百四十斤,如果不夠,那就在加!
如果燕國能大治,那他一天批閱一千二百斤奏摺又如何?
可他沒有機會,所有的燕國權貴都討厭他,排擠他,燕王喜也嫉妒他,打壓他!
從始至終,他的一身才華就沒有施展的空間。
一個國家的太子,要對政治和國家有多絕望,才能被迫將一切希望寄託在墨家這樣一個近乎“恐怖組織”的勢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