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楊帆語氣不善,那官員也沒有絲毫生氣的樣子。
楊帆暗歎,這傢伙要麼是真正的良善之輩,要麼是一個笑面虎,不然哪有這麼好的脾氣。
況且真正的良善之輩很難當上高官,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那官員並沒有說話,反而朝著上座施了一禮。
楊帆順著望去,只見李世民虎目含怒怔怔的盯著自己,顯然是怒極。
這倒把楊帆搞蒙了!
不就是剛剛神遊四海,眯著眼睛琢磨中午吃紅燒還是清燉麼,好像沒犯什麼罪吧。
再說了,自己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嗎?也沒見李世民罵過。
正想找人詢問之時,房玄齡站了出來:“忠義伯剛才應該是心憂百姓,正在思量應對之策,所以才沒有聽到陛下的問話,請陛下息怒。”
此話一出,殿內的眾朝臣不悅了,一下子小聲議論起來。
這棒槌哪是心憂百姓思考對策,明顯是在睡大覺嘛,沒看到那小子嘴角的口水都還沒幹麼?
而且是這一個多月以來的作風,想袒護他也得找個好一點的理由吧!
聽到眾人的議論,房玄齡也是老臉一紅,倉促之間這理由確實有些牽強,只能給了楊帆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
楊帆應變能力雖然不強,但當年做銷售時察言觀色的功夫還是有一些的,於是順著話道:“請陛下恕罪,如房相所說,剛才微臣因心憂百姓以至於矇蔽了心智,沒有聽到陛下之言,實屬……”
李世民看著這混不吝的小子,氣都不打一處來,不過應變能力還不錯。
況且,現在也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於是擺了擺手冷哼一聲:“既然如此,朕這次就不追究了,但太極殿乃國之重地,需謹言慎行才是。”
本以為這事就翻篇了,哪知道剛才搖他醒來的那官員微微一笑,站了起來,奏道:
“陛下,既然忠義伯剛剛說正在考慮如何解決百姓之憂,想來現在已經有了對策,不如聽聽忠義伯有何高見……”
楊帆斜睨的看了這個找碴的老頭一眼,自己好像並不認識他,於是不客氣地道:“汝誰呀?”
眾人頓時一片譁然。
也無怪他們如此,在太極殿內上朝的朝臣總共也只有三十來人。
楊帆居然問出這樣的話,簡直是赤裸裸的打臉?
在這些朝臣看來,楊帆此舉,一定是故意的。
哪有在一起上朝近兩個月的同僚會不認識對方是誰?
不過他們卻是真的冤枉楊帆了。
雖然楊帆對這個找碴的老頭不滿,但剛剛問對方是誰,並不是羞辱,而是確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