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反響很不錯;
不僅僅秦大媽受益,她們都市報也在市新聞辦會議上,被重點表揚,說他們都市報敢於打破舒適區,敢於創新;
當然,這些是他們都市報頭頭易學習易總有一次告訴趙雅軒的。
今天,週末,趙雅軒本來就沒打算上班;
勞逸結合,這才是長久工作的根本;
或許是因為趙雅軒負責新媒體時間久了,對於市場就有一種自信,一種把控;
當企鵝新聞爆出滴滴融資的訊息後,趙雅軒第一時間就看到;
果不其然,裡面有很大的乾貨,不僅有企鵝投資,還有雷布斯,以及遠方投資和柳青青,更有馬毅搏;
文章裡面,滴滴的估值高與低,趙雅軒不關心;
但裡面有雷布斯和柳青青,也算是有一定的話題度;
不過,與馬毅搏比起來,顯然話題性沒有那麼強烈;
試想一個人,已經都是大佬,投資數千萬的“小公司”,值得大驚小怪嗎?
或許,這個“小公司”有前途;
與趙雅軒又有何關係呢?
但馬毅搏這個名字出現後,就與趙雅軒有了密切聯絡;
趙雅軒本就是因為馬毅搏才開啟新媒體突破口,不僅讓自己把冷板凳變成熾手可熱的存在,更是讓自己升職加薪;
第一時間,趙雅軒聯絡還在單位值班的人,也就是她的下屬,讓把之前她專訪馬毅搏發的那篇文章找專業團隊,繼續炒作起來;
沒錯,就是那篇《一個年僅23歲的億萬富豪自曝成功內幕:選擇大於努力》文章;
不然的話,這片已經過了大半個月的文章,怎麼可能又突然火熱了起來呢?
趙雅軒團隊或許是做了一個開頭,後面的傳播,就是使用者自發行為;
但如果沒有前面趙雅軒團隊的開頭,想要純粹靠使用者讓這篇已經過了大半個月的文章重新火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當易偉立的文章,《半年,從一無所有到身價上億,你到底經歷什麼》發出後,更是讓趙雅軒之前的文章變得火熱起來;
都市報的粉絲,也已經突破百萬;
從都市報最初十來萬不活躍的粉絲數量,變成突破百萬的活躍粉絲,趙雅軒只用了短短三個來月時間;
這也難怪趙雅軒會被重視;
太有能力了。
要知道,趙雅軒發的文章,比易偉立今天發的文章,要早大半個月呢?
只不過,易偉立的文章裡面,詳細的介紹了馬毅搏的發家史,雖然每句話都很簡短,但正是這種簡短,才更顯得其中的辛酸和目前所取得的成就;
當趙雅軒看到易偉立這篇文章裡面的內容,也是久久不語;
想當初,自己第一次採訪馬毅搏,那時候秦大媽好像才開了兩家店鋪吧,滿打滿算,也就幾十萬的投資;
而如今,她也把冷板凳變成了香餑餑,同時成為主管;
升職加薪,在趙雅軒看來,自己的發展,已經很快了;
但與文章裡面的馬毅搏相比,螢火與皓月、螞蟻與大象。
……
“遠方,你說若夕是不是和毅搏沒太大希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