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我明智,前兩天康師父股價跌了我抄底的,坐等明天吃肉”
……
這些都是看好康師父、同一收購秦大媽食品廠的,或者說與他們購買對方的股票有關,一榮俱榮。
也有人不看好此次收購,並且評論也並非無稽之談:“我不認為20億收購成立僅有四個月的秦大媽食品廠是一件好事情”;
“第一,秦大媽自嗨鍋如今的熱度,純粹是靠炒作,不然怎麼可能有如此熱度和知名度”;
“第二,現在的秦大媽自嗨鍋,正處於炒作巔峰階段,當過了巔峰時刻,接下來就是輿論衰退的時候,一個靠炒作起來的網紅產品,在沒有了話題熱度後,還能否延續之前的銷量,這是一個未知數”;
“第三、如果秦大媽食品廠這麼大有前途,人家秦大媽食品廠創始人為何現在就套現離場,這也是一個很大問題”;
“第四、自嗨鍋這種新興事物,會不會隨著大家新鮮勁過了後,也會如同如今的泡麵泡麵一樣,成為應急產品,而非現在的很多人把它當作主食”。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人馬,在股吧裡面你來我往;
但很明顯,看多的人還是佔據了上風。
畢竟,能在股吧裡面討論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已經買了康師父或者同一的股票,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肯定不希望收購秦大媽食品廠是一步臭棋;
而那些看衰的,裡面有一大部分是之前割肉,或者是想要抄底的人,使勁看空,這樣才會有自己的發揮空間。
如同後世房價一樣;
那房價高不高呢?
買了房的希望漲,沒買房又打算買的人則希望跌,最好崩盤,等他上車之後再漲;
連買房想法都沒有的人,無所謂,愛漲愛跌,幹他何事?
一線城市,很高很高,高不可攀;
但為何一線城市的房價還會節節攀升呢?
除了一二線城市,其他很多地方的房價,其實很低很低,低到很多人只需要一兩年收入都能買到一套房子;
但還是沒人去購買,為何?
因為大家都想在自己所工作的大城市裡面生活,但同時很多人都在唱衰房價;
又為何?
因為他們想要買。
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你覺得能跌嗎?
等來等去,換來的就是失望,最後要麼高位接盤,要麼只能敗走麥城回老家。
無他,利益使然罷了!
股吧裡面討論康師父、同一他們收購秦大媽食品廠是利好還是利空,而現實的網際網路上,則是掀起巨大的討論聲;
他們討論的不是康師父同一收購秦大媽食品廠划算與否,而是所有人都不由自主討論起來秦大媽創始人馬毅搏在這次出售秦大媽食品廠中獲益多少;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