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專案,想要請教下您,看有沒有觸碰到法律方面”;
“這方面,您是專家”;
李四老師也是坐直了身體,這樣年輕的一個老闆,問自己他將要做的專案,有沒有觸碰到法律方面的問題?
那就說明這個專案,就很有可能打擦邊球;
如果堂堂正正的生意,怎麼會想到觸犯法律那方面去呢?
“您聽過比特幣嗎”?
“比特幣”?
此時的比特幣,真的只是一個小眾東西,被認為是投機倒把都不為過。
“嗯,就是比特幣,基於區塊鏈而產生的虛擬代幣”;
馬毅搏進一步解釋道,如果李四老師知道,也能省馬毅搏解釋,不然比特幣想要解釋清楚,還真不容易。
“我想起來了,前段時間,還有朋友給我說過”;
李四老師隱隱約約記起來,之前有朋友給他推薦過,不過他一般不怎麼關注那些取巧的東西,也就只是知道起大概原理。
“嗯,就是關於比特幣的,現在全球關於比特幣的交易,基本都是老美那邊的”;
“咱們國內幾乎沒有,或者說只有上不了檯面,相對比較小的交易所”;
“而我呢,想成立一個屬於咱們自己的交易所,這裡面牽扯的問題就是比特幣屬於虛擬資產,同時交易所這種東西,需要向國家申請”;
“但目前,國內就沒有關於比特幣交易所方面的審批,我如果沒有審批,直接開了,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馬毅搏其實不太懂;
但上一世,幾乎所有交易所的公司,都在國外,至少伺服器在國外;
種種原因,懂的都懂!
至少,國內環境不允許這方面存在。
“你這個問題,的確比較棘手,國內目前的確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但如果真的要辦,其實也可以”;
“法無禁止即自由”;
“等國家相關法律完善後,可以根據相關法律再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但是有一點,比特幣交易所的資金安全必須保證,同時不能有自己內幕交易,這種長期以往,肯定會出問題”;
李四老師對比特幣也不是很清楚;
但比特幣交易所這種事情,目前的確是沒有相關法律法規說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其實,最好的辦法,李四老師沒說,那就是不要搞這種爭議和風險比較大的東西;
誰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什麼不利影響呢?
但大家萍水相逢,人家已經是老闆了,主見肯定是有的;
自己勸人家不要幹,就是因為擔心莫須有?
這樣怎麼都說不過去的。
馬毅搏和李四老師在KFC裡面,聊完這個話題後,就開始聽李四老師說滴滴在首都如何如何;
對於馬毅搏來說,問關於比特幣的事情,也只是想要結識李四老師罷了;
一是因為李四老師的確是他很喜歡的一個人;
二是因為李四老師的專業知識;
創業做生意,老闆對於法律方面,肯定是一知半解,認識一個厲害的法律人,也是極為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