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馬毅搏資金賬戶裡面,除了現在價值140萬不到的12
月份看多期權合約,其他1300多萬資金,都可是現金啊,明天就可以拿出來的那種。
有人會說,如果到了最後一天賣不出去會怎麼樣呢,這種情況,其實是不存在的;
期權合約的發行數量,是定額的,當你買了這麼多期權合約,那麼,就有人賣掉了對應份額;
在最後一天,你要平倉,對方同樣也要,而且還有的人用那種義務式的期權合約,哪怕虧再多,都得贖回來;
就如同做空一隻股票一樣,你從機構那裡借了一萬股股票,然後賣出去;
想等待股價跌了,在低價買回來,高賣低買,這部分差價,就是做空賺到的。
如果股價之後沒有跌,反而漲起來了,那麼你還必須買到對應數量的股票還給機構;
低賣高買,這部分差價的虧損就得自己來承擔。
期權也是一樣的道理。
商思斌,男,38歲,年薪百萬,就職於一個大廠,任職財務副總監;
雖說已經38歲,在職場上競爭力度並不大,但商思斌很早就加入這個大廠,在大廠還是小廠的時候,商思斌就與其同甘共苦;
當小廠慢慢發展壯大,最早進入小廠並且一直留下來的人,肯定會被優待。
商思斌,不滿足於當前現狀,總是覺得生活單調乏味;
哪怕年薪已經百萬,存款也是數百萬,有車有房,五子豐登;
但內心的那點小心思,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愈發強烈。
就在2012年初,認識比較久的一個朋友,說今年的股市將會不錯,而且還有一定的內幕訊息,賺錢的機率很大;
剛開始,商思斌對於股票這方面,一點都不瞭解;
但跟著朋友出手過幾次,的確都有一定收益,或多或少;
當在股市裡面時間長了,各種一夜暴富新聞頻出,讓原本平靜心情的商思斌開始動搖,慢慢自己去操作;
或許,是股神附體,又或許是散戶第一步;
股市裡面,投入30萬,短短一週,竟然兩個漲停,獲利六萬多,的確賺了錢了;
之後,就和其他散戶沒太大區別,總想著,我投入多一點,那豈不是賺得更多;
一點一點,商思斌就從30萬本金開始,慢慢的加倉到300萬,不可謂不瘋狂;
但,2012年的股市,並不太平,可以說是一路向下,偶爾反彈;
300萬本金,到了今年八九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只有200萬不到,虧損高達35%。
散戶,如同商思斌這樣的人很多,剛開始小資金投入,大多人都是賺錢的;
一旦大資金進入,那結果截然相反,除了被套牢後自動割肉外,別無他法。
大半年時間,虧了一年的收入,商思斌肯定不服輸;
在股吧裡面聽說,還有一種名為融資融券以及期權期貨的高槓杆交易,這樣回報率高,當然對應的是高風險;
那時候的商思斌,眼裡只有高額回報率,並沒有注意其中風險;
如果商思斌細想一下,自己沒有槓桿,大半年都虧損了35%,那如果有槓桿,豈不是已經爆倉了?
但,人就是這麼執拗,不服輸,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
總想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