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將溫恢推了出去,做糧食官,負責各地收糧工作。收集齊的糧食,統一儲存起來,一部分送去鄴城,支援戰爭。一部分以待來年。
車輪子在地上軋出兩條印子,車隊漸漸遠去。而袁熙也和趙雲南下。隨行的還有趙雲一手調教出來的親兵隊伍,如今這支親兵隊已經有三十人了。
“說實話,做親衛隊的,和前線衝鋒的又不一樣。不需要你龍精虎猛,不需要你衝殺成性。關鍵時刻,能頂得住,不怕死,就行了。”
袁熙向他灌輸著自己的理解。
“當然,也有人將親衛隊當成精銳用的,比如李世民的玄甲精騎。李世民是誰就不用管了。每當戰局危困,就會用玄甲精騎殺上去,這些騎兵都是通體漆黑,殺出來很有氣勢。一舉就能改變戰場上的僵局。”
“那倒是頗有白馬義從的風采。”
“比白馬義從強多了。”
兩人騎在馬上,回程的速度倒是挺快,走了一天,就到了信都地界。天氣漸漸寒冷,騎在馬上被風吹得尤其厲害。幾個人索性都披上了皮襖,到了冀州以後,發現和周圍的人穿著格格不入。
“這次該有大事情,否則不會急著催我回去。若是馬上要對南面用兵,子龍,還是需要你來當這親衛隊的隊長。而且要將親衛隊擴充成親衛營,從百姓軍中挑選合適的人。”
趙雲道:“原本估計不是要等上兩三年麼,怎麼會這麼快?”
袁熙道:“不清楚,估計有什麼事情加快了程序。又或者曹操那邊出了什麼變故。總之,如果要打仗,我得爭取一個位置。”
趙雲嘆道:“原先隨著二公子北上幽州時,屬下從來未想到會是這般光景?”
“哦?”袁熙頓感興趣,問道:“是覺得好還是不好?”
趙雲道:“幽州本就是苦寒之地,又大戰不休,人民窘困。原先以為二公子過去,得過好久才能緩過氣來。卻不料,如今的幽州欣欣向榮,各方面都有了好轉。”
袁熙笑道:“聽子龍夸人倒是頭一回,你這麼說,我可是回驕傲的。”
趙雲肅然道:“屬下並非奉承。若是其他人來做這事,軍政雙管齊下,也未必有二公子做得如此透徹。雖然……手段有些偏激,但都落到了實處,見效很快。”
袁熙道:“你不知道,現在幽州應該有不少人在背地裡罵我呢。”
趙雲道:“也有不少人在稱讚刺史大人。如今百姓軍漸漸成形,而府庫內錢糧也充盈,不到一年能做到這個程度的,二公子這個刺史,比公孫瓚幽州牧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袁熙道:“我這個刺史,做的本來就是幽州牧的活。不過話又說回來,子龍如此稱讚我,要是劉皇叔什麼時候到了河北來,你是去投奔皇叔,還是留在我這一邊?”
趙雲馬上一頓。劉皇叔這次稱呼已經許久不在他生活中出現了,漸漸便變淡了。然而當初自己方一小卒,劉備便對他青眼有加,這讓一直不得志的他十分感激。就衝這番知遇之情,趙雲幾次三番興起南下尋劉備的念頭。只是跟了袁熙以後,這個念頭竟然未曾興起過。
跟著袁熙很累,天天都有新的挑戰,做著親兵隊長好好的,突然又成了百姓軍的首長,帶兵打仗也不錯,可是轉而又進了總參謀處,參與戰爭計劃。搞不好過兩年,還要處理政務。袁熙對手下人的要求很高,提出的想法也是常人所未想。過去一年,對於趙雲來說,好像已經過了三年。
“要是皇叔來河北,雲估計還是要告辭的,當初和玄德大人約定好的,君子不可失信於人。”
袁熙頹然道:“子龍,你還真是誠實。”隨即他又笑了起來,心想:“幸好劉備不會到河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