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
左思齊實在無法理解鍛打果實的原理,但梁星叫上了火焰獸幫忙控火,淬火敲敲打打之間,竟然真的完成了精靈球的簡陋版——極簡精靈球。
其中工序繁多,並不僅僅只是鍛打一個流程。
但像掏空實驗體球果內部、調製特殊塗層等操作,左思齊勉強還可以理解。
唯獨淬火鍛打難以理解,印象當然也最深刻。
“這樣就可以了嗎?這就是精靈球?”
直到梁星拿著極簡精靈球離開鍛造臺,左思齊才趕忙遞上毛巾,好奇的詢問道。
“勉強算是完成了吧。”
嚴格意義上來說,極簡精靈球只能算是精靈球的替代品,捕捉效果基本可以忽視。
歸根結底,製作精靈球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捕捉網,梁星還是沒辦法制作。
即便已經制成極簡精靈球,但和梁星想當然的結果還是沒有兩樣。
想要批次生產精靈球就不可能繞過兩個條件。
一個是精靈球外殼,模擬球果外殼纖維營造適合寶可夢的環境。
不同球果製作的精靈球具備不同效果,本質上其實還是球果外殼纖維的不同。
透過淬火鍛打可以啟用球果外殼纖維中的效果。
而批次生產並不需要具備額外效果,只要最簡單的環境即可,也就是普通精靈球。
另一個就是捕捉網,這才是捕捉寶可夢的關鍵!
本質上其實就是將寶可夢轉化為寶可夢因子儲存。
這是現代科技材料難以實現的效果。
當然,梁星想當然的球果培育著重解決了這個問題。
畢竟他的樹果培育是從無數種選擇中挑選可行方案。
既然現代材料無法實現,那培育的球果當然需要兼顧這一功能。
如果一切順利,球果外殼纖維將可以作為精靈球外殼批次生產的原料,同時搭配果肉製作的特殊塗層,才能夠實現捕捉網的批次生產。
雖然還是沒有辦法繞過球果的制約,但透過稀釋調製的方法,一顆球果的原料足夠製作100顆左右的普通精靈球。
以後寶可夢的種類增加,部分自帶植物、礦物等原材料的寶可夢,同樣也可以提供部分材料取代球果作為原料。
畢竟本質上都是寶可夢因子的轉化。
而現階段的實驗體球果,根本不可能滿足這些條件!
受限於實驗體球果的隱性基因——即相關寶可夢因子並不完善,梁星需要大量實驗體球果才有可能湊齊製作捕捉網的原料。
而且這種合成也不能保證成功率,梁星退而求其次才選擇製作簡陋版。
根據繼承隱性基因不同,淬火鍛打的時間、力度,以及其他工序都有所區別。
以目前基本不可能存在兩顆繼承隱性基因完全一致的實驗體球果而論,恐怕也只有梁星親自鍛打才可以製作極簡精靈球。
“要不要試試?”
極簡精靈球當然也還是屬於樹果球,而樹果球的製作是一件非常消耗時間的過程。
從溫室大棚回來到現在臨近2點,接近十個小時才完成一顆極簡精靈球。
也只有左思齊這個目前的閒人才有時間全程陪伴。
哪怕是雷丘也需要經常回發電廠管理皮卡丘,實驗極簡精靈球的效果也就只能指望左思齊的皮卡丘。
“…”
左思齊其實還是十分相信梁星,如果是讓他自己參與實驗,他當然不會猶豫。
但現在參與實驗的是皮卡丘,那就不一樣了。
他扭頭看了眼它,它也扭頭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