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歸知道,即便是五部尚書,也沒人敢去提出。
朱英從玄武湖趕過來,為的就是提出這個建議。
「大孫的意思是....」朱元璋斟酌的問道。
朱英目光清明,沉聲道:「徹查大明衛所貪汙之事。」
朱元璋沒有立即回答,反而是頓了下道:「大孫不怕引起譁變嗎。」
朱英搖頭道:「不怕,貪汙的,必然是軍中長官,而其中軍士,便是他們所剝削奴役之物件。」
「可是他們忘記了,他們的戰力來源,便就是這些
平日所剝削奴役之物件。」
「這般景象,猶如元末明初之亂世,這些軍士,渴望著的是大明朝廷,為他們撐腰。若是這些軍中長官敢於叛亂,孫兒相信,只需要爺爺一道諭旨傳達。」
「那些曾經被奴役的軍士,自然會自發聚集,撥亂反正。」
「目前尚且不知,大明天下有多少衛所如此,孫兒自然希望越少越好,可若是事態嚴重,那也是不得不行。」
「今日不徹底根除,來日必將成為我大明顛覆之患。」
?朱英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後世大明,因衛所制度三百年來所遺留的問題,越發嚴重。
以至於喝兵血,吃空餉,在邊軍已經成了普遍正常的現象。
軍隊之中,貪汙之風比之官吏,嚴重何止百倍。
即便是立下功勞,沒有向上頭的孝敬,這生死拼殺得來的功勞,也是給別人做的嫁衣。
長久以往,哪還有什麼將士敢拼命捨身,官職完全變成明碼標價。
朝廷發放的軍餉,層層剝削後,落到底層將士這裡,連溫飽都是問題,提什麼沙場搏殺,誰拼命誰是傻子。
即便是有想法要建功立業的將軍,首先面臨的就是將士軍餉。
沒有錢財,連將士都不能養活,朝廷那邊更是沒有任何指望可言。
朱元璋聽完大孫的話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回應。
而是開始沉思起來。
他很清楚,大孫的話中,還要另外一層意思。
那是對目前整個衛所制度的推翻。
現在的徹查,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一個大同左衛,這般惡劣的行徑,卻發生了二十多年,沒有任何風聲的傳出。
這可不是一個小小的都指揮使就能辦到的。
中間牽扯到的人物,極為廣闊。
誰來清查,就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衛所如今自給自足,外人想要探查箇中的真實情況,可不是那麼簡單。
普通的巡查御史,根本無用。
曾經藍玉那裡,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強佔東昌民田,連御史都給直接打出去,不給絲毫顏面。
就怕這番清查之後,那些漏網之魚,多不勝數。
就算是改變了現在的情況,按照目前這樣的發展趨勢,不需要多少年,暗中又會有大批的軍中長官,再行貪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