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的張見,首先就是逮著兒子張文傑一頓訓斥。
張文傑一臉委屈。
「爹,我只是上街
溜達了一會,看看熱鬧,可沒幹別的事情。」
「你可不能汙衊於我,我可什麼都沒幹啊。」
旁邊的張見夫人也幫襯道:「你這大官人,可不要在衙門裡受了氣,跑回來撒在兒子身上。」
張見看妻子說話了,便解釋道:「誰還能讓我受氣,那些蠻夷,還敢跟我對著幹?」
「只是今天跟幾個同僚交談,有些感觸罷了,聽說太孫殿下把正三品上的文官,都召進了宮裡,傳出訊息說,是要商議推行新政的事情。」
「新政,新政,這必然是一番更新換代,也不知道上頭風向如何,一個不好,便是我也難免致仕。」
「這混蛋玩意,年齡早就到了,舉人卻三番不中,現在科舉變得簡單許多,朝廷已經不準舉孝廉入仕,唯有科舉一途開放,如若文傑不能入仕,家業何存。」
聽到這番話,張見夫人也緊張了許多,問道:「朝廷去年不是下了規矩,六十五致仕嗎,老爺才五十出頭,正當壯年,這...還沒到年歲呢。」
張見苦笑道:「哪能是這麼簡單,說了你也不懂,總之小心為上。」
東宮。
今日的東宮聚集了幾乎大明所有最有權力的大臣。
除了朝廷上三品往上的大員,包括其他省份的布政使,幾乎都來了。
而今日,是朱英推出新政,商議周全之事。
「殿下,萬萬不可如此啊,此等行為,豈非是自縛手腳,自古以來,就未曾出現過這等..這等之事啊...」
「請求殿下收回新政之中,關於皇權之事,眾所周知,君權天授,殿下何故如此。」
東宮大殿。
這裡有七十多人,因此講話什麼的,大家也都能聽到。
朱英之前就已經擬好了新政的綱領,讓郭忠進行朗讀。
對於新政,所有的大臣都很緊張,大家都非常清楚,這是太孫殿下登基之後,主要的政治走向,也同時涉及到自己的烏紗帽,包括官職的權力大小。
在開始後,大家感覺前邊的還好,無非還是之前軍政分離,責任落戶,稽查稽核那一套。
只是更加規範了一些,包括在建設,民生上。
然而到了後邊,大家就開始心驚膽戰了。
設立內閣議會,束縛皇帝權力,這簡直是駭人聽聞。
「請殿下收回成命!」
在第一個大臣下跪拜到,緊接著第二個大臣也下跪請求。
「請殿下收回成命!!!」
集結著第三個,第四個,頃刻間,東宮大殿裡,所有的大臣都全部跪伏懇求,語氣之中,滿是惶恐。
這讓所有的大臣感受到害怕。
從新政裡的條例來說,是束縛了皇權,原本屬於皇帝的權力被大量的分配給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