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聽說天竺很大,也算比較富庶,你幾個皇叔打仗的本事都不差,草原的蠻子都能打贏,天竺那些地方應該難不倒他們。”
“藍玉領了幾十萬軍隊過去,可以先行開啟局面,等這冬天過了,就讓你那幾個不成氣的叔叔們也過去吧。”
朱英聞言回道:“好,聽爺爺的。”
——
京師燕王府。
今天這裡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之所以用特殊來形容,是因為曾經有很多年,他都一直生活在這裡。
“貧僧道衍,拜見燕王殿下。”
朱棣看著面前的姚廣孝,眼神中都有幾分恍惚。
當年,還是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的那一年,姚廣孝就跟隨朱棣去了北平,一直在一起將近十年的時間,朱棣並沒有因為姚廣孝僧人的身份而有所看輕,反而是引為知己。
“道衍,一別多年,你鬍子都白了。”
到了今日,朱棣已然是有些唏噓了,如果不是朱英的關係,或許道衍會一直在自己的身邊出謀劃策。
上次跟道衍有所聯絡,還是最初討伐倭國的時候,不過最終兩人還是未能見面。
後來道衍就去了高麗,就更加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因為特殊的關係,加上擔心引起太孫的忌憚,所以兩人也並未有書信往來。
“貧僧本來就已經年歲大了,這般多年過去,自然是老了,倒是殿下,如今是越發的威風,亦如當年模樣。”道衍的語氣裡也有幾分感嘆。
他這般年紀,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朋友了,論知己,燕王朱棣絕對是算上一個。
“哈哈哈,你這老禿驢,外面風大,趕緊進屋喝茶。”
朱棣開懷大笑,得見老友,自當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道衍也不客氣,對於燕王府他可沒有半點陌生,當下隨著朱棣進了屋子。
屋子裡暖烘烘的,爐子裡燒著火,煮著茶。
“你這傢伙,現在還敢來我這裡,也不怕訊息傳到太孫耳朵裡去。”
“在這京師,還能是有什麼事情能夠讓太孫不知道的,現在錦衣衛衙門,已經完成在太孫的手裡。”
“聽說你在高麗當國師的那些日子過得不錯,之前一直都有聽聞你的訊息,現在也算是回到京師來養老了吧。”
“也對,你年紀大了,也不必再跟個年輕小夥子一樣到處亂跑,太孫在這一點上,倒是做得不錯。”
朱棣讓伺候的僕人離開,自己親手端起了茶壺給姚廣孝倒茶,就像是曾經一樣。
姚廣孝也不客氣,直接接過茶杯。
“在高麗的那些日子,對於貧僧來說,確實是過得比較舒坦,這一身的本事,倒是有了發揮的地方,雖說高麗那地方是小了點,不過倒也是很不錯了,這還得是感謝太孫。”
“太孫當年讓貧僧離開王爺身邊,是因為那時羽翼未豐,行事自多了幾分謹慎。”
“如今大明在太孫的治理之下,已然是發展到瞭如此規模,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因此貧僧聽到燕王回來的訊息,便就過來了,便是不知燕王是否嫌貧僧老矣。”
朱棣聞言,卻沒有直接接話。
微微思索了一番後才道:“看來法師是聽到了一些訊息,也有了自己的判斷。”
“只是何苦如此,在京師安度晚年,豈不是更好,沒必要跟著我四處奔波勞累。”
朱棣一下子就猜到了姚廣孝的想法,也同時猜到了姚廣孝為什麼過來。
這說明姚廣孝肯定是從哪裡得到了訊息,有了判斷自己回不去藩國了,會被太孫派遣到天竺去征戰。
當然,這種可能對於朱棣來說也是最大的,他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而姚廣孝最後那句話的意思,朱棣也聽了出來,他是想再跟著一起。
其實在朱棣看來,大可不必如此,因為他真心覺得道衍在京師養老,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