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高麗士兵其實對於明軍並沒有反感,因為高麗一直都是屬於大明的藩屬國,那麼宗主國的人來了,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面對明軍的大舉進攻,多數城池連一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
大多數高麗的小城,總共士兵就那麼幾千人,拿什麼來阻擋數十萬的明軍,這跟用雞蛋去撞石頭有什麼區別。
大軍一直抵達開京都沒有遭遇過任何抵抗。
到了開京城下時,朱樉還以為要打一打。
然而開京城門大開,裡面的大臣直接就出來跪降了。
這讓朱樉和朱棣有些無語。
尤其是朱棣。
因為朱棡活捉了本雅失裡的關係,這導致他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很大打擊。
雖然明面上朱棣沒有要跟朱棡競爭的意思,但誰心裡能好受呢。
還想著大幹一場,結果就這?
對於開京城的守將還有大臣來說,他們的大王都已經跑路了,為什麼他們要送死呢。
對抗明軍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有一種叛亂的感覺。
最主要的是,他們並不覺得明軍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背鍋的是李成桂,哪怕是被大明統治,頂多是換個大王罷了。
這邊剛剛抵達漢城的李成桂,就收到了開京城投降的訊息,氣得直罵娘。
“這些叛逆,枉我還那麼信任他們,卻連一點的抵抗都沒有,見到明軍就直接投降,簡直是高麗的恥辱。”
“不要落在我的手裡,總有一天,我要將他們全部處死。”
李成桂氣呼呼的罵道,不過冷靜下來後,又開始準備逃跑計劃了。
漢城顯然是守不住的,如果被圍城,那麼他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了。
而東京慶州,才是李成桂的目標。
他準備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來,在東京慶州對明軍進行頑強的抵抗。
在這一點上,李成桂的思維還是很清晰的。
因為他不需要去守住大片的疆域,只需要守住一座城池,拖住明軍就好了。
他相信明軍不可能在高麗逗留太久的時間。
同時他盼望著,阿魯臺能夠趁著這個機會從大森林裡跑出來,這樣明軍就不得不去追捕阿魯臺了。
只要明軍離開,那麼高麗還是他的。
聚集了兵力,李成桂再次攜帶了大量的糧草後勤,向著東京慶州趕去。
這次留守漢城的將領,他換成了自己的心腹。
為了保守起見,他帶走了這名心腹的妻兒。
當然,不只是他,包括許多大臣和將領的妻兒,基本上都帶走了。
從漢城到海邊的東京慶州,需要跨越大半個高麗地區,有六百多里地。
李成桂帶著太多人和糧草金銀了,每天大概只能走五十里,已經是極限了。
這也就意味著這也就意味著他至少需要十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夠抵達東京慶州。
這也就意味著漢城要堅守十日以上才行。
李成桂給他們的交代也沒讓他們死守,但至少要守住十五天。
如果他聽到訊息,漢城沒有守住十二天,那麼他們的妻兒將會全部被處死。
李成桂留下的兵力只有兩萬人,不過在守城這塊已經大差不差了,畢竟城裡還有許多百姓可以幫忙。
古語云:十倍攻之,五倍圍之。
也就是說攻城需要守城十倍的兵力才行。
朱樉的軍隊,主要還是以騎兵為主,其中步兵加上先前寧王的兵馬,總共十二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