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變化跟朱英這些非屬於高麗族也有很大關係,從根本上來說,他們可謂是同宗同源,而大明一系代表的是外來勢力。
至姚廣孝離開,寧王朱權前去的時候,形成了一個權力交接的空擋期。
李成桂就是靠著這個空檔期暗中奪取了不少權力。
然而最關鍵的一點在於,他把原高麗王室的支持者幾乎全都給滲透了。
這也導致李成桂起兵的時候,寧王朱權救援不過來。
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變故出現,跟朱英的關係分不開。
在早前,朱英只是一個走私商販,利用一些歷史大事件從而插入暗子提前佈局。
那個時候的朱英也是在西域,草原溜達,對於群英商會的掌控力很強。
而高麗也是朱英的主要滲透目標。
然而變化太大,走私商販的朱英突然就成為了大明皇長孫,尤其是在冊封太孫後,這格局和眼界都要隨著發生變化。
他再去把大量的心思放在高麗這麼個小國之上,而忽略大明本身,那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說倭國的天然仇恨有更大的吸引,單單是大明這遼闊疆域,哪一處不比小小高麗更為重要。
剛入手大明的朱英,那個時候大明寶鈔都要崩盤了,各類制度看似完善,實則後患無窮。
相比之下,改革大明才是最為重要的選擇。
這也讓李成桂成功鑽了空子。
不過哪怕是知曉,朱英也依然會堅持這樣的選擇。
因為現在來說,就算是李成桂奪取了高麗全境,也囂張不了多久,一樣能給打下來。
區區彈丸之地,當真是揮手可滅。
李成桂心裡頭也很清楚,但他看得更明白的是知曉自己已然沒有了其他選擇。
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聯合倭國稱王,以後就再也不可能有機會了。
手段再多又如何,疆域實在是太小,淺水裡養不出真龍。
是以在這個時刻,面對大臣的質疑,李成桂呵斥道:“再蟄伏兩年就不是兩年的事情了,而是這輩子都只能蟄伏到死。”
“你當本王不知道倭人是如何作想,可是現在如果不聯合倭人,本王還怎麼去對抗大明,又拿什麼對抗大明。”
“憑阿魯臺的阿蘇特部那些蒙古騎兵嗎?”
“這些草原韃子,曾經那般囂張跋扈,現在被大明攆成狗一樣四處亂跑,真希望這些傢伙能夠給本王多爭取一些時間。”
“對了,那倭人使者不是說要給咱們十萬擔糧食嗎,去告訴他,讓他趕緊回去稟告足利義滿這老狐狸,黃金白銀什麼的可以不要,他倭國自產的那些火銃火炮垃圾貨也不要。”
“讓他迅速準備五十萬石糧食,趕緊給本王運過來,本王起兵之事傳於大明京師,大明皇帝肯定知道本王跟倭國聯合,則必然會派遣東海水師封鎖海域。”
“我高麗的水師可不是大明水師的對手,他現在不運以後就沒機會了。”
朝堂裡的大臣們都被李成桂的這番說辭給震到了。
即便是站在李成桂身後的禁衛軍統領王虎,都忍不住多看了李成桂兩眼。
穿戴著全身甲冑的王虎,眼神透過面罩的縫隙落在李成桂身上,他心裡在考慮著,要不要現在直接一刀把李成桂剁了算逑,自己一命換李成桂一命也算是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