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位哥哥的目光下,朱榑尷尬道:“應該會讓我們返回藩國吧。”
朱棣嘆了口氣:“如果只是父皇,自然會讓我們返回倭國,可是太孫呢。”
朱棡遲疑問道:“老四你的意思是,大侄子不讓咱們走?可他把咱們留在京師幹嘛,當初讓咱們去倭國也是他啊。”
朱棣道:“此一時,彼一時,太孫深諳商道,更精於細作情報之探查,咱們在倭國的那點事情,哪怕能瞞過父皇,難道還能瞞過太孫不成。”
“先前回京師時,太孫以令旨代諭旨召我等入京,豈非早有深意,現如今怕是他不願我等再回倭國。”
朱榑疑惑道:“我等就藩倭國為大明屏障,太孫何故不讓我等回去。”
朱棣對於自己這個弟弟很無語,完全沒有政治嗅覺,但也只能耐著性子說道:“我們在倭國得到了太多的錢財,私兵之事讓太孫有些忌憚,所以太孫才限制我們留在京師,或是敲打,或是限制。”
“目前對於太孫來說是絕佳的機會,他只要不讓我們返回倭國,那麼就能輕鬆讓我們在倭國的部署完全失效,甚至能夠佔據我們在倭國的礦藏。”
朱棣的話,明顯讓幾人的眉頭深鎖。
他之所以這麼說,就是想要把幾人跟自己綁在一起,共同對抗太孫。
隨著去年北伐立下的功勳,這個時候的朱棣感覺自己已經有些功高震主了,即便是得到了父皇的獎賞,但是太孫會更加忌憚。
朱樉在這個時候開口道;“明日我去給父皇請安,順便探一探父皇的口風,只要父皇這邊同意,太孫也奈何不了我們。”
聽到二哥開口,朱棣自然就閉口不談了。
就現在藩王裡,最能說得上話的還是朱樉,畢竟他如今正領著宗人令的名頭,實打實的諸王之長。
——
東宮。
這個重新修建的宮殿,現在儼然已經成了朱英駐點辦公場所。
前面的弧形大殿主要是用來開大會,一般都是在後殿辦公。
太孫一系的官員,現在多是聚集在這裡。
其實朱英現在手下的心腹並不多,主要還是以黃觀為首的寥寥數人。
今日他特別召見了朱高熾。
“你在安南這些年,給咱們大明立下偌大功勳,所謂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別人沒關注到,可我一直記在心裡。”
“安南能有現在的局面,你是第一功臣,說吧,有什麼想要的,我都可以答應你。”
朱英笑著說道。
朱高熾嘆了口氣,道:“如果大兄允許,我希望能夠回去倭國。”
朱英聞言有些奇怪,問道:“你這是怎麼回事。”
當初不去倭國,找自己另謀出路的,可是朱高熾自己。
不過話出口後,朱英一沉吟,就知道了朱高熾的想法。
他自己或許可以不在乎燕王之位,可他是世子,他的兒子需要。
這個時候,朱瞻基已經出生了,為了自己的兒子考慮,朱高熾去到倭國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這話朱高熾當然說不出口,只道:“還請大兄成全。”
朱英道:“你本就是燕王世子,去倭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安南那邊的功勞我幫你記著,如果有什麼需要,儘管跟我說。”
朱英沒說賞賜的事情,因為現在倭國燕城的財富,已經是非常驚人了,說是富可敵國都不為過。
當然這個國指的自然不是大明。
“謝大兄。”朱高熾起身作揖,他明白大兄話裡的意思,這是許自己一個人情。
太孫的人情可不簡單,嚴格來說比皇爺爺的丹書鐵券還要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