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皇宮裡並不冷,因為每個宮殿都提供了相當數目的木炭。
朱英點頭道:“劉日新說的那些,怕是正在不斷的發生,如果每年冬天越來越冷,那麼對於我大明以後,將會是個很大的考驗。”
朱元璋嘆息一聲,問道:“去往九邊的鐵路,還有多久才能建好。”
“大孫,你知道嗎,在咱的心裡,一直有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那就是沒有能夠徹底的消除草原隱患。”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咱這心裡,就時常想著什麼時候能夠北伐,尤其是這些年,咱大明的國庫富裕了,也打得動了。”
“咱心裡知道,大孫是想著去奪取南洋,好去應對劉日新說的未來那些可能,可咱這心裡,總是擱置著這件事情。”
朱英微微沉默。
他知道老爺子這話裡的意思。
就現在的大明來說,幾乎已經完全的掌控在朱英手裡了,這也是朱元璋不斷默許,放權的緣故。
簡單點說,如果朱英不同意北伐,那麼即便是朱元璋想打,也沒有辦法打起來。
這裡頭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兵權。
別看朱英沒有去像個將軍一樣操練士兵,可他搞的大明軍事學院,無時無刻不在向著大明兵權進行滲透。
可以說在大明精銳計程車兵裡,中層軍官幾乎全部都換成了效忠朱英的人,他一道令旨過去,假若主將不從,都會被立即綁起來。
而曾經的太多老兵,都已經被逐漸淘汰,退役。
大明有兩百萬的兵力,其中多數都是衛所屯田兵,而真正的精銳是那些職業兵,朱英瞄準的就是這一塊。
想了想道:“去往九邊的鐵路,在來年開春前就能修好,現在的北元既然已經放棄了盟約,那麼我們也可名正言順的北伐。”
“來年開春,既北伐草原,徹底消除爺爺的心頭之患。”
朱英終究還是做了這個決定。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好,鐵路一成,咱們大明的將士們便可源源不斷的征討草原,那些草原上的蠻子馬跑得再快又如何,難道還能打得過咱的百萬大軍嗎。”
“等把草原平定,到時候再把鐵路修建到西域,吐蕃去,咱大明就要再多幾個承宣布政使司了。”
朱元璋要的北伐,可不是要把北元打服,而是要真正的去統治草原。
如果是之前,朱元璋是沒有這樣的想法,可是有了火車,情況就很不同了。
草原之所以總是不能徹底消滅,也跟騎兵有著很大的關係。
歷史上永樂大帝朱棣,多次北伐,實際上也不過是削弱了草原的有生力量,成為草原部落的宗主國。
卻是沒有辦法親真正的統治草原。
那些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想要讓他們徹底臣服太難了。
其實朱英還想再積蓄兩年的國力,現在大明正在經濟騰飛,工業改革,兩年的時間足夠發生很大變化。
以後再打草原的話,也能夠輕鬆很多。
別看現在北元不斷威脅大明,實際上了火車後,他們再也沒有辦法來入侵大明。
只要鐵軌連線九邊,不管北元來攻打哪個地方,都能透過火車的運載能力,輕易的進行支援,完全不用擔心邊關的安危。
然而主動去掃蕩草原,損耗就很大了。
只是看著老爺子期盼的目光,朱英還是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