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都是官員,且都是文官。
武將很少流放,一般就是直接殺了。
其實對於流放罪來說,最難熬的反而是在於路上。
這可是要徒步過去,還要帶著鐐銬,很多人就直接是累死了。
一般花費錢財打點差役的話,就稍微好過一些。
唐朝兩度宰相李德裕寫過這樣的詩句:一去一萬里,千去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被流放的人要經過長途跋涉走到崖州,而且崖州天氣熱,水土不服是很正常的,染了瘴氣加上身體虛弱,沒多久就死了也是尋常之事。
不過要是熬過去了,也不會是什麼壞處。
歷史上很多名臣都被流放過,然後又遣返的。
比如蘇軾,在後世還留有東坡書院。
像是北宋的開國宰相盧多遜。
因皇室冤案被誣陷,導致全家大大小小兩百多口人流放崖州。
熬過路上的艱辛後,劫後餘生的看到崖州情況,反而感覺到了柳暗花明。
盧多遜以詩意情懷,作《水南村》。
大意是我這遠方客人在這裡與士民交往相熟了,竟然懷疑自己身處世外桃花源。
這話其實也沒錯,畢竟後世的海南,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他那個時候帶了兩百口人去,也無須自己耕作勞累,每日就是讀書看景,輕鬆愜意。
遠離世俗的喧囂,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也是差不多這時候,朱英的令旨,抵達了崖州。
崖州城內,漢語學堂。
按照朝廷的律法要求,凡屬於大明治所,孩童到達年歲,都須入學學習漢語,漢字。
朗朗讀書聲此起彼伏。
這裡有著七座新修的學堂,以完成朝廷的要求。
左文鼎手持戒尺,捧著書卷朗誦著。
他說一句,學生就跟著說一句。
好歹是進士,教授學子啟蒙,對他來說還是輕而易舉之事。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左文鼎皺眉看去,只見一群衙役走了過來。
“左文鼎可在。”
左文鼎上前拱手:“罪人左文鼎在此。”
領頭的衙役說道:“速速隨我等前去衙門。”
左文鼎只能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