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等到鋼材出來再做。
“大孫,你曾經跟咱說過的馬拉火車,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做出來了?”
朱元璋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了一個事情。
那就是在大孫還未有冊封太孫,正式入宮前,曾經提出過製作鐵軌的主意。
在那個時候,朱元璋直接否決了,並且覺得這樣的舉動太過於勞民傷財。
畢竟那個時候的大明,可沒有現在的富裕,國庫告急都成了日常事件。
為此去打造一條軌道,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豈非是荒唐之舉。
哪怕是大孫提出要先行勘探道路的主意,也被朱元璋直接否定了。
七年光陰悠然而過。
大明的變化天翻地覆。
而這軌道,顯然是有了真正可以實行的可能。
“沒錯。”朱英點頭應道。
朱元璋拍了拍大孫的肩膀:“咱當年確實是誤會了你,在眼光上,咱沒有你看得這般長遠。”
“雖說耽誤了數年時間,不過這對於大明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勘探之事,就現在開始做吧。”
朱英狡黠一笑:“爺爺,這關於軌道勘探的事情,孫兒在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
“並且那條用來製作於鐵軌的碎石官道,都已經修好兩年了。”
朱元璋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咱就知道,咱就知道,你這娃兒跟咱一般模樣,就是犟。”
鐵鉉。
就是那位家在南陽,發現了先秦軌道遺蹟的大臣。
他在看到先秦留下的軌道後,就一直覺得軌道可以製作出來,對於朱英的想法極其贊同。
在朱英正式冊封太孫後,他也就接到了朱英一項暗中交代的任務。
那就是勘探鐵道。
為此朱英特意給了他一個巡查御史的身份作為掩護。
就這樣,勘探鐵道的修建,鐵鉉一直不斷的奔波在路上。
帶領了一幫子人,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才勘探完成。
水泥製作出後,朱英繼續讓鐵鉉先行打造關於鐵道的官道。
鐵軌和普通的道路不同。
不能用水泥去製作,而是在夯實後鋪上碎石子。
碎石子的作用是支撐軌道的框架,火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產生劇烈的震動,這些碎石就是為了平衡減緩火車帶來的震動之力。
要是用水泥的話,怕是走個一兩次就會盡皆開裂。
而這條作用於鐵軌的官道,朱英已經在暗中完成,朱元璋並不知曉。
“也就是說,大孫說的那蒸汽火車,於後年就能開始製作了。”朱元璋問道。
朱英回道:“不,明年就可以了。”
“鐵軌的製作是模組化的,然後一截一截的進行拼裝,咱們現在的鋼材產量雖然不夠多,但也可以一條條道慢慢來。”
“等鐵軌差不多的時候,應當蒸汽火車也研究出來了,這跟蒸汽鐵甲船差好多的原理,科研司做出來並不算複雜。”
“或許明年年關之際,孫兒就可以和爺爺一起乘坐這蒸汽火車了。”
“屆時,孫兒要這中原大地上,各處都鋪設好蒸汽火車,真要到那時候,咱們從京師出發去到邊關,也就僅僅兩三日的功夫。”
朱元璋聞言,眼睛頓時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