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句古話,先下手為強,不如先把本州島的部落民都清理乾淨。”
說話的是大內家的大內慎司。
大內家作為長門國的統治家族,這次派遣了許多族中優秀的青年才俊過去。
卻沒想到全部都折損到了那裡,即便是還活著,也很難說拯救回來。
在倭國內,有可以出贖金,贖出戰敗貴族的規矩。
但是這些規矩對於明軍並不好使。
明軍抓了倭兵後,直接就充作勞役,根本不會搭理倭國貴族的請求。
之前即便是足利義滿想贖回一些九州島的親近家族大名,也被各藩王拒絕。
足利義滿有些遲疑。
大規模對部落民進行屠殺,這並非是一件好事。
所謂漢人後代,其實大多數都在九州島。
部落民可不僅僅是漢人後代,其中還包括犯罪的倭人,也同樣會被貶為部落民。
況且經過一百三十年的發展,實際上這些所謂漢人後代,在中州島這塊差不多已經跟倭人沒有區別。
畢竟哪怕是在南宋的軍隊裡,其實大多數的普通士兵,也不是什麼家族子嗣。
“大將軍閣下,我需要向家族有個交代。”
“我想,其他的家族,也需要這個交代。”
大內慎司躬身低頭,鄭重的說道。
足利義滿嘆息道:“行吧,此事就慎司君去安排吧。”
大內慎司躬身行禮;“謝,大將軍閣下。”
此番失利,其實對倭國的整體影響不算太大,現在倭國大力征召兵員,五萬倭兵看似不少,對比起來也不算太多。
真正影響大的,還是在於足利義滿的個人威信。
所以足利義滿也清楚,必須要找個背鍋的。
不僅是足利義滿,包括追隨他的這些大名也同樣需要。
倭國的大名都屬於世襲的家族式傳承,大名跟族長是差不多的概念。
但是在族內,還有許多類似於族老的存在,而很多大名,往往也有許多競爭者。
如果他們讓家族虧損過大,引起族人的質疑,那麼家族內部,是可以換掉這族長的。
部落民多好的背鍋物件,殺他們,也不會引發百姓的意見,在許多百姓看來,這些穢多,是佛祖都不會原諒的存在。
而穢多出賣了倭國,這樣的事情百姓也會很容易接受。
並非是大將軍的計劃不行,是因為那些穢多的背叛,出賣了大將軍,才使得倭國高貴的武士沒能打過明軍。
多好的解釋啊。
足利義滿已經沒有待在這裡的必要了。
晉王粉碎了他的伏兵,現在再去對陣燕王,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現在只能回到京都,再圖謀機會。
就在足利義滿離開的時候,長門國的大名們,向領地內的部落民,舉起了屠刀。
“該死的賤民,竟然背叛偉大的領主,我要用你們的鮮血,祭奠死去的武士!”
在面對明軍時,他們卑躬屈膝。
而在對待這些部落民上,就是重拳出擊。
部落民本來就是倭國最底層,衣衫襤褸不說,幾乎從未吃過一口飽飯,個個都是皮包著骨頭。
面對倭國武士,哪裡有什麼反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