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胡鬧,這等大事,為何不早些跟咱說,你禮部尚書到底是怎麼當的。”
“咱大孫不懂這些,難道你在禮部這麼多年,都不懂得科舉的關鍵嗎。”
“三十萬的秀才,也真是敢給啊,什麼時候,咱大明的秀才,如此不值錢了。”
朱元璋的心都在滴血啊。
每個秀才都要賞賜田產,最少都是十畝良田了。
三十萬秀才,這可是三百萬畝良田,瘋了嗎。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其實並不知道秀才的特權已經取消了。
自從小文承出生後,大部分的皇權已經逐步的移交到了朱英手上。
這些權力屬於朱元璋跟朱英共同持有,相當於都有決策權。
自從對朝廷大臣們放權開始,朱元璋逐漸對於大孫的安排,也減少了過問的次數。
一來是朱元璋年紀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
二來也是對大孫的放心。
這樣的行為也算是皇權的平穩過渡,至少在他駕崩後,整個大明不會產生多大的震盪。
對於大臣們來說,太孫令旨跟陛下諭旨,基本上沒有了區別。
朱元璋也不是完全不過問,只是興趣多是集中在賦稅,軍事,火器,還有一些萬國事務上。
禮部尚書任亨泰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可是按照太孫的要求辦事啊。
還不告訴太孫,他怎麼告訴?
太孫直接就是一道令旨過來,難道要讓他抗旨不成。
此刻的任亨泰也不敢去甩鍋到太孫身上,那隻會是死得更快。
只能趴在地上不斷磕頭:“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伴君如伴虎,他真怕陛下直接一道諭旨讓錦衣衛給拖出去砍了。
別說,現在的朱元璋,還真有這個想法。
這時,宦官來報:“啟稟陛下,太孫殿下來了。”
“讓他進來。”朱元璋的臉色不怎麼好看。
門外的朱英也沒多想,直接走了進來。
看到大孫,朱元璋肅殺之氣頓時消融,不過還是有些生悶氣的感覺。
“爺爺,今天可是有個大好訊息啊,咱們大明去年的秀才人數,直接破了三十萬。”
朱英笑著對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聞言,臉色一僵。
有心發怒,卻又壓制住。
只能說道;“大孫,三十萬秀才,這給咱大明國庫,帶來多大負擔啊。”
這話一出。
下面磕頭的禮部尚書任亨泰一下子就愣住了。
旁邊恭敬站著的戶部尚書趙勉,吏部尚書詹徽,也愣住了。
他們此刻才意識到,陛下竟然是不知道秀才功名特權被取消的事情。
禮部尚書任亨泰心裡憋屈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