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不想問經義,目前的科舉比較注重經義,能夠連中六元,在這方面的才能必然是無人能及。
所以隨口問了個算術題,畢竟算術在科舉中並不會考,而黃觀所在禮部,也不會有算術。
雞兔同籠後世很是出名,因為後世注重算術,但在如今大明,看過算術經的官員都不多,搞明白四書五經已經是一輩子的事情了,哪裡還有精力去研究別的。
僅此一問,顯然黃觀對於算術經極有研究。
什麼呀,我為什麼
會想到去考他?
朱英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因為他實在是再想不出什麼題目來。
簡單的顯得沒水平,複雜的好似也沒去探究過。
畢竟當太孫可不需要參加什麼考試。
至於前世的題目。
好吧,他可是大學生,大學生嘛,懂的都懂。
索性就沒必要糾結考核這方面了。
朱英直接問道:「關乎流淚樹的事情,想來黃愛卿應該是有所耳聞吧。」
黃觀點點頭:「臣確有所聞。」
朱英繼續道:「對於我下如此之大的封賞,黃愛卿如何看待。」
黃觀聞言,心裡有幾分高興。
兩聲愛卿,這說明太孫已經對自己頗為認可了。
黃觀心裡其實還是有著很大的抱負,本身就是臣子,而太孫亦是根紅苗正的大明儲君。
其實在朱英剛出現的時候,黃觀就分析過朱英是否為真正的皇長孫,然而得到的結果,雖說有些離奇,但他確信。
尤其是這些年來,朱英掌控皇權後,對大明的變法改革,以及大明所產生的變化,早就讓黃觀在心裡臣服。
對於太孫的問話,黃觀覺得這應該還是在考校自己。
因此在心裡組織了一番語言後回道:「流淚的樹,必然是對於大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幾日我聽聞太孫令旨下達軍中,要召集五萬人進行十年遠征,這說明太孫已然知曉了這樹所在的位置。」
「十年,則以說明這地方應當是相當遙遠。」
「殿下派遣了五萬軍,盡皆乃是以步兵為主,而非是大明水師,這表明流淚樹所在之地,當可以步行的方式抵達,而殿下又懸賞千萬寶鈔,世襲萬戶候之位,更點明可換算成白銀。」
「這意味著殿下認為那些外商或許有著極低會尋到此樹,雖渺茫,殿下亦不想放棄。」
「臣年少時好讀雜書,對於天下方圓有所涉獵,於洪武二十七年有幸觀看過大明混一圖,圖內記載我大明地誌外,其包含南洋,西洋等地。」
「殿下所尋之樹,必然不在南洋,西洋之中,亦不在西域,吐蕃,乃至於東亞諸地,而當為一處未經發現之地。」
「若非如此,以我大明今日之強盛,國庫之充盈,自可派遣大軍前往,其所在之國,無有不從之理。」
「流淚樹之名,這令臣不由想起山海經東山經描述,心下思量,殿下所需之軍,以輔兵甚多,借之十年之久,只有東山經描述之地,方才有所可能。」
「因此臣推斷,此地當在東海之涯,而北上東向盡頭,當有一路可越東海,至於流淚樹之所在。」
聽到這裡,朱英已經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高智商人才。
也就是說,黃觀透過目前所得到的資訊,已經推斷出了美洲大陸的存在,並且還推斷出了東北方向的白令海峽,已經越過整個東海。